春天来了为何哈欠连天睡不醒? 四种方法助你告别“特困生”
春季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但有些人却是整日无精打采、哈欠连天……难道这就是俗称的“春困秋乏”?为何总有很多人在万象更新的春季感觉睡不够,变成了精神不力、有气无力的“特困生”呢?困意上来,工作效率也大受影响。春困该如何解决呢?
有些春困是疾病表现
春困是春季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的暂时性生理现象,是人体对季节转换而自然做出的调节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春困也是疾病的表现。比如精神病发作前所出现的抑郁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肝炎前期的低热嗜睡现象;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困乏;高血压患者在春天嗜睡,哈欠频频,很可能是中风的先兆。因此,疾病引起的春困,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西医说春困
西医学认为,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敛状态,进入春天,气候转暖,体表的毛细血管因舒展而需要增加血流量,这时脑组织的血流量就会相应减少,脑组织供氧不足,导致了脑神经细胞兴奋程度的降低,从而出现困倦、疲乏、欲睡的现象。此外,在冬季由于阳光及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缺乏足够的维生素D,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力,所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身体功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出现春天疲劳症。西医认为这是自然气候因素作用于人体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中医说春困
中医学对春困早有论述。《黄帝内经》中就有“春发陈”之论。春季万物生发,清阳上升,人亦应之,清气升则浊气降,升降和调,神清而气爽。从中医学整体观的角度来看,若个人体质的原因又加上节气的影响,导致人与时节两种状态不能自然顺利地实现转化,表明机体从体质方面已隐伏着阴阳失和,气血失调的征兆,虽非病态,却已是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若不能及时得到调整纠正,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春困可以说是一种疾病前的信号。
四个好习惯克服春困
规律的起居习惯
克服春困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夜卧早起,保证睡眠,但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睡懒觉不能增加大脑血流供应,反而越睡越困,引发惰性。每晚坚持11点前入睡,睡眠时间以6至8小时为宜。此外,午睡15至30分钟也能缓解春困,若没有足够午休时间,或闭目养神3至5分钟,也可放松身心、缓解疲劳。
合理的饮食结构
春天阳气生发,温食有助于护阳,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白菜宜经常食用,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寒凉、油腻、粘滞之品易伤脾胃阳气,则应尽量少食,否则会加重春困现象。
适量的体育锻炼
经常开门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活动项目,如慢跑、瑜伽、打太极拳、体操等,以个人自身微微出汗,不劳累为宜。活动关节,舒展肢体,使气机宣行,血脉畅通,阳气生发。
愉悦的精神状态
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也是肝气旺盛的季节,当春困影响学习工作时,人们往往会出现抑郁、烦躁等心理状态。因此,学会调节控制情绪,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也是克服春困的方法之一,如听音乐、看书、下棋等,用正确的方式和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要急躁、焦虑,保持心情恬淡,状态怡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马丹 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