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黑龙江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期。3000多万黑龙江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快推动黑龙江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黑土地上正吹响振兴发展的号角,迸发出澎湃的前进动力。

前进动力来自于思想认识大解放。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引进发达地区先进的思想理念成为突破口。如今,黑龙江和广东“结对子”,哈尔滨和深圳共建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在冰天雪地里演绎“春天的故事”。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部分全额返还、招投标评定分离、创新型产业用地、企业服务中心等创新做法陆续落地。“带土移植”深圳改革开放经验做法,“能复制皆复制、宜创新即创新”,是黑龙江振兴发展的一条重要方法论。

前进动力来自于改革创新不停步。市场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不活是制约黑龙江振兴发展的症结所在。黑龙江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龙煤、农垦、森工三大集团改革实现重大突破,省级7大产业投资集团实现重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显现。通过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推行市场化运行机制,管理者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激活了企业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等靠要”少了、“比学超”多了。老工业基地正迎来市场化深度改革的春风,体制机制活了、员工干劲足了、发展后劲有了。

前进动力来自于营商环境大改善。“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偏见正被“投资争过山海关”的现实取代。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91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黑龙江设立投资项目,52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20个项目。黑龙江引进省外投资项目累计1.3万余项,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累计1.6万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这些成绩的背后是黑龙江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黑龙江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有效破解了行政审批中“部门多、盖章多、材料多、环节多、周期长”等问题,实现让办事群众少跑路,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前进动力来自于项目建设不懈怠。落地项目不多、产业发展慢一度制约了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从2019年开始,黑龙江提出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培育打造一批百亿元级企业、千亿元级产业和园区、万亿元级产业集群。黑龙江各地在“百大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实现招商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竣工项目快达产。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扎实做好“三篇大文章”,黑龙江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正在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产业新格局。

当然,黑龙江与其他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有待加快解决。立足新发展阶段,黑龙江振兴之路关键在于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黑龙江聚焦“十个新突破”主要目标,大力推进“六个强省”建设,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正奋力谱写振兴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