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数字化健康管理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其中,“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作为智慧空间产业的引领者,盈嘉互联自主研发的智慧空间操作系统BOS(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可为全社会不同行业提供快捷高效的空间数据服务。服务于各地的未来社区建设,盈嘉互联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数字健康社区,拓展老年人养老服务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养老服务。
居家智慧养老破题养老难点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传统的家庭、机构和社区三方面养老模式已无法全面适应当前的养老需求。同时,由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经验不足,目前在养老方面仍面临着体系不健全、理念创新不够、设施建设不足、服务标准化程度低、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诸多问题。
如何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破除养老领域痛点难点?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盈嘉互联创始人兼CEO王佳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养老方案,从健康、生活、文化、安全等方面解决居家养老问题;寻求新型多元复合治理手段解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促进传统养老模式向智慧养老转型,推进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智慧养老需标准先行、数字赋能、社会共建,这其中还需要更多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努力。资料显示,盈嘉互联是国内率先提供BIM云SaaS服务的高科技公司,作为智慧空间产业的引领者,其自主研发的智慧空间操作系统BOS可为全社会不同行业提供快捷高效的空间数据服务;BOS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建筑的工程图纸快速转化为计算机可识读的结构化数据,并将这些描述建筑体的空间数据,以数据接口的方式快速赋能各行业的业务使用。目前,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能源、工业、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行业,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空间大数据服务。
此前,盈嘉互联凭借在智慧空间数据领域中卓越的研发能力,全力开展禅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大数据建设,让城市构筑物迈入数字世界,最终呈现一个“数字禅城”。同时,丰富禅城城市的基础空间数据,为创业者提供平台与服务支持。
在中交·滨湖雅郡项目中,该系统也得到了很好地应用。据介绍,中交·滨湖雅郡将“BIM+IOT”和BOS系统的数字健康和养老服务技术融入社区生活,致力于率先打造国内数字化健康管理住宅社区。
数字化发力打造四位一体服务模式
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此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鼓励通过技术手段丰富、创新养老服务形式,破解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护难题。可见,科技在智慧养老系统服务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认可。
王佳表示,盈嘉互联与中交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打造了“盈嘉-中交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该平台以模式创新为前提、以信息技术为保障、以跨领域合作为抓手,实现了服务整合、资源整合、信息整合,将全面开启居家智慧养老的新模式。
该平台联动中交·滨湖雅郡项目,针对社区居家养老的四大需求健康、生活、文化和安全,进一步突破服务局限,在全国率先实现医院、社区、物业、商圈、出行等各项社会资源的联动。
“跨品牌、跨场景、跨业态的综合立体服务和快速响应是盈嘉-中交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的显著特点。精准化、实时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全面守护客户健康,保护客户个人数据安全是该平台的核心价值。”王佳对记者表示。
据介绍,该平台通过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推动社区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展示住宅综合数据,包括住宅建筑中的设备数据和业主的健康数据,实现对建筑当前总体情况的数字化表达;实时连接产业与用户、产业与产业,促进资源整合利用,提供快速应急处理,在高效运营、减少成本的基础上,让用户更为便捷舒适。
具体来看,盈嘉-中交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建立的“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能够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告警。
一方面,通过移动终端收集老年人的生理数据,并自动传入云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再将结果发给主治医生,方便医生给出诊疗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床垫、手环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呼吸、心率、体温、肺功能等信息,当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第一时间发出预警,及时与医疗机构联系,并基于BIM模型,提取建筑内空间信息,快速形成最短路径,协助急救人员快速准确地到达急救地点。
此外,该平台还可以在用户控制的基础上,收集用户能耗信息、分析能耗使用情况、记录用户使用习惯,构建在多元、多维度的空间数据基础上,实现人与住宅的交互和能源配置优化,开启个性的居家环境模式,提供贴心的智能化服务,协助业主进入智慧生活方式。
王佳表示,通过智能信息技术开展“智慧养老”模式创新,有助于应对我国不断加剧的老龄化形势,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随着各地未来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利用现代科技建设数字健康社区,拓展老年人养老服务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已成为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重点。
标准化建设助推智慧康养创新发展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健康、养老资源供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智慧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当前问题,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其中标准化建设作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政策文件中被重点提出。
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国标委发布的《2021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中强调:要推动建立老年用品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康养服务标准制定,构建健康行业标准体系。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是智慧康养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立足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以下简称“全国智标委”)副主任委员马虹表示,智慧康养与智慧社区、数字家庭建设正在逐步结合,但在三者协调推进的过程中,仍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社区资源有限、运营能力有所欠缺,主体定位模糊,城乡差异明显、整体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对此,她建议,首先,应提升标准化水平,在智慧社区建设标准方面增加智慧康养的相关内容,规范建设方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就“一步到位”;其次,要提升一体化水平,打造“智慧康养社区”,在设计之初就以“智慧康养”为建设方向;最后,要进行智慧康养改造,把握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在改造过程中增加智慧康养、智慧养老的设备系统。
据了解,全国智标委今年已开展了《绿色智能居家健康养老系统技术要求》等智慧康养领域标准的编制工作。该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积极参考当前已发布的智慧社区、物联网智能家居领域相关标准,做到标准协同,形成标准合力。为进一步推动智慧康养的标准落地、应用落地,马虹还建议:各地要制定相关建设与评价标准,在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和评价工作中,把智慧康养内容作为重要指标,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方式,推动智慧康养的实际应用。
记者 向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