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16日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发改委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走势,认真做好《预案》组织落实工作,及时开展储备调节,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猪价下跌空间有限

近期猪肉价格波动再次引起较多讨论。不过,与一年多以前相比,这一次市场的关注点已经从猪价上涨转向下跌。

由于大体重生猪集中出栏、进口冻猪肉增加及季节性需求偏弱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降。据监测,6月7日-11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88∶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

各方面监测数据显示,无论是生猪还是猪肉价格,近期均呈现出较快的下行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猪肉下降23.8%。另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截至6月15日,全国瘦肉型白条猪出厂价格总指数为19.53元/千克,是2019年5月以来首次低于20元/千克,较上年同期的43.35元/千克跌去55%。

猪肉价格“10元时代”又回来了。不过,机构认为,这可能也意味着猪价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多。

首创证券农林牧渔分析师孟维肖称,近日猪价再创调整新低,居民低价购买猪肉的意愿明显增强,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猪肉替代鸡肉现象。此外,孟维肖说,最近北方猪价有止跌迹象,而南方猪价持续走低,市场上出现了少见的“南肉北调”现象。

海通证券近日发布研报指出,5月部分上市猪企的商品肥猪均重仍高于135千克/头,预计市场上大体重肥猪的消化过程短期仍未结束,但随着消费的边际改善以及稳定市场价格政策出台,猪价继续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

“稳定器”酝酿发力

猪价过度下跌未必是好事。事实上,近期猪价波动已引起有关部门关注。此次发改委发布预警,以及相关表态,清晰传递出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的政策信号。

近日,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预案》区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了三级预警区间,“调高”与“调低”并重。

其中,过度下跌情形预警分级为,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由发改委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6∶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5%,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在5%-10%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发布一级预警。

《预案》明确,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时,实施临时储备收储,以有效“托市”。国家层面,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发布时暂不启动临时储备收储;二级预警发布时视情启动;一级预警发布时,启动临时储备收储。地方启动临时储备收储条件参照国家层面做法执行。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赵金厚认为,如果猪价进一步下跌,后续有关方面或将依据《预案》要求,启动临时猪肉收储,防止出现持续恐慌性下跌,形成一定的“托底”。海通证券研报认为,《预案》的出台,有利于形成政策托市的“情绪稳定器”,防止出现短期内猪价过度恐慌性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