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生态 筑牢大粮仓:用养结合让黑土地成色更足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李栋)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全球各地的黑土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何保护好我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如何让其永葆活力?近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举办的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上表示,坚持“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坚持用养结合、生产生态融合发展,持续改善黑土地耕地质量。
近期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我国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公顷,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据《白皮书》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所生产的玉米、水稻和大豆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1%、19%和56%,粮食调出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因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东北黑土地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直接影响到区域粮食产量稳定。
唐仁健表示,黑土地是地球上弥足珍贵的土壤资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特殊馈赠,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天然的生物基因库、调节温室气体的缓冲器,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就是保住全人类粮食安全的“饭碗田”,就是留住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人类社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据了解,世界黑土区主要分布在乌克兰平原、密西西比平原、中国东北平原及阿根廷连至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全球黑土数量、质量和生态功能呈现退化趋势,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结构变差成为共性问题,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
“坚持‘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下一步,将继续坚持用养结合、生产生态融合发展,综合运用工程、农艺、生物等措施,持续改善黑土地耕地质量。中国愿同各方积极开展黑土地领域国际合作,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交流、人才培养,共同推进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让‘耕地中的大熊猫’永葆活力。”唐仁健说。
据悉,目前我国黑土地科技创新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建立了一批黑土地保护模式和示范区,提出了因地制宜黑土地保护的‘龙江模式’、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国家相关部门已启动实施了一批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表示,中科院面向黑土地保护利用国家重大需求,与国家有关部门、吉林等三省一区共同谋划发起“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了科技支撑。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国际科技合作机制,一定会推动全球黑土地研究、保护和利用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共同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