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坯料不足,主动压减了部分产量,基本处于半生产状态。”山东一家钢厂相关负责人郭先生说。

近期,多地传出钢铁减产计划,钢厂开始压减产量。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在利润偏高情况下,企业减产动能有限。

开启限产模式

7月以来,各地钢铁去产能“回头看”检查工作逐渐进入落实阶段。

“最近很多钢厂收到通知,要求压减产量。”郭先生说。他给中国证券报记者提供了一份山东省2021年粗钢产量压减数据的确认函。该文件被市场人士认为是下半年山东钢铁行业开启限产模式的标志。

“下半年钢材的减产形势较严峻。”郭先生分析,“目前对减产还没有具体要求,总体方向是今年产量不能超过去年。”

从钢厂利润看,6月下旬以来出现了明显反弹。“北方企业吨钢利润在300元至400元之间。”郭先生表示,“主要钢材品种每吨有几百元盈利空间,板材品种的利润可能更明显。现在主动减产的意愿不是特别强,减产主要与政策指导有关。”

钢企盈利被投资者看好。截至7月26日收盘,申万一级28个行业板块中,钢铁行业今年以来涨幅达42.19%,在所有行业指数涨幅中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有色金属行业。

“无论从今年年内的产量调控还是‘碳中和’政策大背景下看,钢铁产量年内难以明显增长,加上下半年是消费旺季,预计吨钢生产利润维持在偏高水平。”郭先生介绍,前期的减产主要以降低生产线效率为主,比如减少转炉中金属料添加、降低炉料品位等。

山东是国内第三大产钢省份,上半年粗钢产量约4520万吨,按照不超去年的计划,下半年粗钢生产“额度”仅有3120万吨左右。今年上半年,除河北省外其余主要产钢省份粗钢产量均超去年同期水平。目前,江苏、安徽、甘肃等省份已出台压减粗钢产量政策。市场人士预计,今年四季度可能是钢企减产措施落实密集期。

“保供稳价”影响减产量

“我只能设法降低产量,保住经营利润。”郭先生称,大家还在观望,毕竟“保供应稳价格”的政策调控还没有放松,这会影响接下来的减产力度。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5.63亿吨,同比增长11.80%或6400万吨,2020年全国粗钢产量10.65亿吨。按照与去年持平的水平计算,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粗钢减产规模为6100万吨。

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下半年国内钢铁需求出现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消耗所有库存也难以满足需求的增长。

按照国投安信期货黑色产业研究观点,在下半年维持紧平衡状态下,预计产量的下降空间为2000万吨,这样可以既表明压减粗钢产量的决心,又兼顾“保供稳价”目标。

不过需求端尚未发力。“短期来看,目前处于钢材需求淡季。”兰格钢铁研究中心分析师王静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据其所在机构统计,截至上周,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344.7万吨,比前一周上升2万吨。分品种看,除热轧卷板库存上升速度略有加快外,螺纹钢、线材、冷轧、中厚板库存稳中有降。

此外,中钢协数据显示,7月中旬,重点钢企钢材库存1491.8万吨,旬环比上升86.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7%。

与上游博弈格局生变

以当前价格计算,铁矿石约占钢铁生产成本的40%至50%,焦炭占钢铁生产成本的25%左右。铁矿石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钢厂生产利润。

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测算,截至7月23日当周,兰格生铁成本指数处于今年以来高位,主要品种毛利在250元/吨至680元/吨。

“面对我国钢铁去产能政策,海外矿山没有太大反应,现在铁矿石还卖200美元/干吨,而国外主要矿山抵达我国港口铁矿石成本也就30美元/干吨至40美元/干吨,暴利程度可想而知。因此海外矿山不大可能减产,但可能会控制发货节奏。而国内钢企现在利润不错,大家可能会尽量减少现货矿石采购,毕竟现货矿价格还是高。”上海钢联金属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魏迎松说。

“虽然现货铁矿石价格高,但期货价格便宜,因此钢企采购意愿不积极。另外,铁矿石不同品类之间价差明显,可以通过调整入炉品种降成本、增利润。”郭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近期各地钢厂陆续限产,上周Mysteel统计的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达1.28亿吨,周环比增加约300万吨,随着限产深化,预计铁矿石供应会趋于宽松。”魏迎松表示,接下来铁矿石市场重点要看我国钢厂减产情况。从全球看,除中国、日本、韩国进口铁矿石较多外,大部分国家或地区可以自给自足,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对铁矿石市场供需整体影响不大。

“国内铁矿石供需格局正朝供大于求演进。”西南期货高级研究员夏学钊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上半年国内铁矿石供需双增,随着碳中和相关政策推进,需求会逐步收缩,国内钢厂的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在产业链利润分配中或能占据更多份额。铁矿石价格波动是影响钢企利润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钢企积极学习运用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提升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