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30日讯(记者韩璐)在10月30日举行的“2021全国安全用药企业家论坛”上,中国抗癌基金会理事长石远凯表示,我国系统、长期地支持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平台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肺癌患者III期、IV期的比例占到了60%以上,而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美国的情况也大致相似。

药物治疗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两药方案、化疗,到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给患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这些选择也越来越精细。

石远凯罗列了一系列详细的数据:2013年到2020年我国开展的肿瘤临床试验为2079项,涉及100个癌症种类,非小细胞癌排在第二位。通过数据检索得知,2005年至2020年总共有1595项抗肺癌药物的临床试验,2013年之后数量显著增加,年增长率达到了26.5%。其中一期临床试验的增长是最迅速的。企业发起的临床研究占到了绝大多数,研究者发起的研究近年来增长也非常迅速。

肺癌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等。石远凯强调,从2013年开始,靶向治疗药物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4.6%,免疫治疗药物的增长更是迅速达到了64.1%。PI(主要研究者)单位也是2015年之后增长是非常迅速的,现在我们有110家单位可以作为PI单位来领导全国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这些PI单位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和上海。

回顾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60年的发展历程,石远凯介绍了几个典型成果。他表示,我国抗肿瘤新药的临床试验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60年N-甲酰溶肉毒素的临床试验。在这之后,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更为迅速,国家在“九五”期间设立“1035工程”,在“十一五”之后设立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系统、长期地来支持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的平台建设。

石远凯介绍了我国肺癌治疗药物研发情况: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在全球首次将血管内皮抑素与化疗联合应用,研究者们顺利完成了临床试验,2006年获批;小分子多靶点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在三线及以上治疗复发难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患者无进展生存、总生存期都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延长,2008年获批;贝伐珠单抗是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药物,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但是价格昂贵,长期没有替代品。我国从最近这些年开始进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临床研究,现在已经有4个国产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还有几个在审评中。2021年的5月7日,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

石远凯表示,新靶点、新作用机制药物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创新性设计可以提高临床试验的效率和成功率。中国肺癌治疗新药的研究写入了中国的诊疗规范和指南,临床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肺癌治疗新药纷纷上市,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治疗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