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盐碱地要粮食,“中国饭碗”扩容提质
新华社济南电(记者陈国峰、张武岳)时值深秋,黄河三角洲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望无际的农田里,育种科研人员用手掰开一个豆荚,几粒饱满的大豆从中滚落。
近期,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大豆进入收获期。这种新品种,用黄三角特有的野生大豆资源选育,耐盐碱能力明显提高,亩产超过400斤,与非盐碱土地的普通品种产量相当。
“盐碱地上结出的大豆品质更优异,还富含异黄酮类活性物质,可提高大豆耐盐固氮、抗氧化能力。”黄三角农高区二级巡视员、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说,他们还利用航天搭载辐射诱变育种和田间筛选,使大豆植株更大、耐盐性能更好,平均亩产550斤,最高达800斤。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的盐碱地面积约为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5亿亩,这是一笔“沉睡”的宝贵资源,通过科学合理改良,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作为滨海盐碱地和冲积平原的典型代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土壤面积达43.97万亩,占总面积的80%以上,盐分含量从1‰-10‰自西向东梯次分布,是探索盐碱地治理新技术的天然本底试验场。
在黄三角农高区的田间地头,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深沟大壑消失无踪。这里采用一种管道节水降盐新模式,用“管道”代替过去的“渠道”,一条小沟代替过去10米宽的深沟,使土壤盐分从4‰-6‰下降到3‰以下可正常耕作的水平。
“目前,这种技术已在近2万亩盐碱地上推广应用,一亩地只需20多方水,节水38%以上。”罗守玉说,再加上生物改良措施,可将盐碱地变为高产稳产田。
当地还推广应用自主研发的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精准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32%以上;应用天敌昆虫、生物农药、性诱剂等技术开展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将植被覆盖率提高35%以上,生物固碳能力提高30%以上。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昔日不毛之地,蝶变优质良田。黄三角农高区内,15个藜麦新品种试验田里生机勃勃。
受访农业科研人员说,中国利用科技手段发展盐碱地特色种业、培育高效农业,努力探索盐碱地农业发展之路,保障中国粮仓。
如今,盐碱地上不只产粮食。科研人员在千方百计增加盐碱地粮食产能的同时,也注重培育耐盐碱中草药、牧草、林果等特色作物,发展适应不同盐碱梯度的植物新品种。
在黄三角农高区的耐盐中草药试验基地里,土壤表层泛起的白色盐渍丝毫挡不住绿意与生机,一株株金银花开始吐露花蕊。
“金银花新品种含有大量花青素,反季节移栽到这里后,亩产量比普通品种高40%。”康伯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圣波说,这些金银花收获后,可以提炼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品,经济效益很高。金银花、枸杞、玫瑰花、木瓜、牡丹、芍药等六大类226个品种也将尽快投入产业化生产。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景海春说,目前黄三角农高区搜集保存耐盐种质资源1.8万份,筛选评价育种材料6000余份,初步选育黑小麦、藜麦、航天大豆、苜蓿、燕麦等耐盐新品种(系)37个,示范推广9.2万亩,亩增效益15%-20%。
“以往这个时节,盐碱地上基本一片枯黄,现在这片土地还有超过一半的面积仍然郁郁葱葱。”站在黄三角农高区的苜蓿种植试验田前,罗守玉说,通过科学育种培育耐盐适生作物,他们给白茫茫的盐碱地装点上不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