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扩散成为全球防疫新目标,已有多个国家开始采取行动,重新关闭边界、升级出入境限制措施等。世卫组织最新观点表示,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相关的全球总体风险被评估为“非常高”。

对此,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咨询师张永锋表示,考虑到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带来的防疫政策加码,短期运价上涨料可持续到春节前。

受运价上调预期影响,航运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普遍向好。同花顺数据显示,11月30日,12家航运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中远海控继11月29日涨停后,30日再涨5.98%;中远海能则于11月30日涨停。

11月29日,《证券日报》记者在上海吴淞口码头看到,附近3家集装箱堆场皆堆满了集装箱。“我们的工作量一直很大,虽然现在是航运业的淡季,但从运货量来看一点都没有减少。”一位在码头旁等待运货的卡车司机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航运班次减少

部分航线运价上涨

受疫情影响,11月份航运业淡季不淡,集装箱需求火爆。而随着多国出现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相关病例,全球疫情反弹再次影响到航运业。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国供应链出现短缺,大量物品需要国外进口,导致美国港口集装箱堆积严重。同时,因为货运司机的短缺,导致集装箱和货物无法按时运走,造成港口船只排队时长增加。英国港口则出现“用工荒”,港口积压大量集装箱。

疫情背景下,港口拥堵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国海证券方面人士分析称,美国长滩和洛杉矶港宣布将滞箱费征收日期推迟,港外等候船舶仍未减少,平均等泊时间持续创新高,码头拥堵转移至海上,部分船公司暂停或调整亚洲至美西航线。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已有部分国际大船公司暂停了美欧航线。此前万海航运表示,正在将船只从6条亚洲-美西航线转移到亚洲内部航线。以星航运Zim已与万海公司一道,将亚洲-美国西海岸航线上的船只改道,并暂停其至洛杉矶的加急服务挂靠至少七周。

THE Alliance计划在12月初停运四分之一的亚欧航线;Hapag-Lloyd计划将相关航线的费率提高70%,12月1日起,从亚洲到北欧的FAK费率将增加2000美元至每FEU4890美元;达飞也公布停航计划。

“目前,欧美的港口拥堵状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很多船公司熬不住了,撤船或者改道的都有。”一位航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如今,外贸出口订单迎来阶段性高峰,加上很多船公司撤船,造成航班班次减少,种种因素导致航运业的运力跟不上,需求的增加和运力的减少导致运价再次上涨。”

“现在洛杉矶港口拥堵,等待时间非常漫长,很多小船公司没有能力在港口挂靠,一部分退出了美线市场,还有一部分暂停了亚洲航线或者改道,运力下降得比较厉害,而国内出货小高峰使得运力需求增长,导致目前再次出现一箱难求。”上述航运人士向记者补充说。

“11月1日至11月19日期间,长滩和洛杉矶港滞留9天以上的集装箱数量分别下降约41%和43%。但截至11月19日,港外等候集装箱船73艘,平均等泊时间提升至创纪录的18.5天,码头拥堵转移至海上。”国海证券方面人士分析称,预计后续美西码头或将控制船舶靠泊数量,12%的非联盟运力或将逐步退出美线市场,舱位供给或持续紧张。

与此同时,亚洲区域也因为部分航线停运甚至改道,导致线路运力减少,供求失衡促使海运价格上涨。

11月30日,一位货代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现在从上海到越南胡志明市,一个标准箱即期价格已经从原来的1000美元涨到2000美元。不过,与远洋航线相比,近洋航线这个涨幅并不让人意外。”

航线涨价传导下游

外贸商上调商品终端价格

记者发现,运价的上涨已经传导至下游外贸商。

“与年初相比,我们现在的物流成本已经上涨了40%左右,在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对终端的销售价格做了一定程度的上调。”11月30日,一位东南亚电商平台公司创始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我们的电商平台订单和出货量都比较大,所以目前还可以承受海运涨价。”

谈及亚洲区域海运物流价格的上涨,上述创始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外贸恢复正常,出现一轮出货高峰,另外航运班次有所减少,带动整个亚洲航运市场价格上扬。“亚洲线进一步上涨的空间很小,调配运力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运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国海证券认为主要矛盾在于供需错配,目前供需错配的主要原因是港口堵塞导致的供应链紊乱。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过十年出清,供需已经接近错配的边缘,疫情期间某些运输环节间歇性停工极大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输效率,再加上欧美刺激政策下的需求强恢复,导致供需剪刀差越拉越大。

“集运公司的高盈利水平预计将继续保持,明年可以期待继续增长。”国海证券方面相关人士分析称,未来运力需求或继续增加但供给端短期无法扩量,且受疫情反复的影响,存在继续下行的预期,供需差进一步扩大将把即期运价继续稳定在高位。另外,美国港口堵塞和公路运力短缺逐步互为因果,从恶性循环中走出需要一定时间。长期来看,由于格局的不断改善以及长协比例的提高,运价重回疫情前那种充分竞争的低水平概率较小,可以期待行业盈利中枢较疫情前出现系统性抬升。

对于海运价格上涨的应对措施,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暂时没有什么直接的方法可以使集运价格平稳,但是通过海运信息的透明化,可以让外贸企业更好地匹配自己的海运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抑海运价格。另外,外贸企业还可以通过海运长协合作乃至类海运服务期货来锁定与对冲海运价格波动风险。”

“事实上,欧美拥堵严重的港口都在积极疏通,国内为打击哄抬炒作海运价格专门出台了相关政策,剩下的需要靠时间缓解。”上述航运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