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3万亿元,利润总额2.4万亿元,净利润1.8万亿元……1月19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央企业2021年经济运行成绩单。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会上表示,2021年中央企业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负债率等目标。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2021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国资央企迎难而上、积极作为,经营效益持续增长、再创新高。

规模效益大幅增长,经营业绩创历史最好水平。去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利润同比增长30.3%,净利润同比增长29.8%,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去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69.4万元,同比增长17.5%;百元营业收入支付的成本费用为94元,同比下降0.9元;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年末资产负债率为64.9%,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控制在65%以下的目标。

研发投入和投资稳步增长。去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9045.9亿元,同比增长1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房地产投资)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新能源汽车、北斗、电子商务、区块链等一批数字协同创新平台落实落地,新能源、5G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加大。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去年中央企业的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全年发电量达到4.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税收贡献大幅度提高,去年中央企业累计上交税费2.4万亿元,同比增长20%。

彭华岗表示,国资央企将把完成稳增长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稳促进、以进固稳,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

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是关键一招。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完成七成目标任务,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

彭华岗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资源分散的行业和领域,统筹规划重组整合的总体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原则,稳步推进钢铁等领域的重组整合,在相关领域适时研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同时积极推动粮食储备加工、港口码头等领域的专业化整合。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提高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去年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实施混改的项目超过890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800亿元。同时,从加强产业链合作、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出发,中央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开展对民营企业的参股投资。截至目前,已累计对外参股企业超过6000户。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彭华岗表示,国资央企将重点做好对照目标任务抓收官、聚焦重点难点抓攻坚、着眼巩固拓展抓推广等三方面工作,确保三年行动决战决胜,取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改革成效。

努力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

“两增一控三提高”是中央企业2022年的目标任务。

“两增”,即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速;“一控”,即资产负债率要控制在65%以内;“三提高”,即营业收入利润率再提高0.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再提高5%、研发经费投入进一步提高。

如何落实今年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

坚持把稳增长、防风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跨周期调节工作的要求,及早制定有利于稳增长的措施,早部署、早发力、早落实、早见效,掌握稳增长主动权。突出主责主业,压实保值增值责任,增强效益增长的稳定性、可持续性。落实企业防风险主体责任,健全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

坚持以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发展动力。对照三年行动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拔硬钉子、啃硬骨头,提升改革措施的针对性、穿透力,狠抓改革成效,以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国家战略性需求导向,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推动一批重大攻关成果示范应用,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坚持强实业兴产业、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初级产品特别是初级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记者 徐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