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永。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91岁的李兆永为人所熟知的是书画家的身份,曾师从廖冰兄、关山月的他,在业内颇有名气,作品也曾多次赴海内外参展。

他和深圳结缘始于1982年,他从广东省建设银行调往深圳,第二年便被任命为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下称“深圳建行”)行长。

如今,走在深圳街头,看到蛇口工业区、盐田港、沙头角保税区、锦绣中华、民俗村等,他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任深圳建行行长期间,建设银行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提供了贷款,李兆永是这些项目从无到有的见证者。

担任深圳建行行长10年,他带领“矮个子”建行成长为“巨人”,创下了业内多个第一:开办系统内第一笔个人港币储蓄业务;办理第一笔职工个人购房抵押贷款业务,成为国内第一家开办楼宇按揭贷款业务的银行;率先开办商业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开办保险箱业务,填补国内保管箱业务的空白……

全方位服务好基础设施建设

1980年7月27日,深圳罗湖一带突降大暴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兼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吴南生和正参加城市规划会议的工程师们算了一笔账:罗湖开发0.8平方公里,每平方米投资90元搞“五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通排水通排污、土地平整),要7000万元。

吴南生深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找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反映没有酵母做不成面包,问能不能把国家贷款作为“酵母”。谷牧当即答应,并询问用途及还贷方法,后帮助贷款3000万元。这3000万元就是建设银行提供的。

1982年7月,李兆永从广东省建行调往深圳以后,协助完成了这笔3000万元贷款的拨付和使用。李兆永认为,支持“七通一平”(“五通一平”的基础上加上通煤气、通电讯)只是深圳建行支持特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该行还有力地支持了深圳能源、水电、交通、原材料工业、房地产开发、重点工程项目、外向型工业项目建设。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把支行设在哪里。”李兆永回忆,为了更好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深圳建行全方位做好服务:为了华侨城的建设,设立沙河支行;为了铁路建设,设立铁路支行;为了核电站建设,设立大鹏支行。

充分利用政策,拓展业务领域

“刚来的时候,深圳建行只有一栋四层小楼,44个员工,存款1.47亿元,贷款1.23亿元。当时,建行的存款全部来自基本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还不能办理现金业务。”李兆永回忆。

与其他银行相比,建设银行被称为“矮个子”。1983年,李兆永升任深圳建行行长。要把“矮个子”建设成“巨人”,摆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就是,接下来怎么走。为此,他邀请同行、财委、建委等单位的专业人士成立智囊团,为建行提意见;同时,成立调研处,出版《投资研究》,鼓励员工投稿和谈建议。

“既然不知道怎么做,就要去学习别人怎么做。”为此,李兆永前往日本长信银行学习调研,同时带领银行工作人员去香港学习,借鉴境外银行的做法,提升深圳建行的服务水平。

此外,作为特区的银行,深圳建行充分利用中央的政策,拓展业务领域。1984年,人民银行统一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办理外汇存贷业务后,各专业银行都接触了外汇业务,建行也充分利用这个政策。1984年,深圳建行率先开办系统内第一笔个人港币储蓄业务;1985年,办理系统内第一笔施工企业港币贷款。

改革创新,紧跟特区发展步伐

在全国率先试办现金出纳业务;在全国建行中率先办理私人储蓄业务、开办系统内第一笔个人港币储蓄业务;办理第一笔职工个人购房抵押贷款业务,成为国内第一家开办楼宇按揭贷款业务的银行……连续创造建行系统乃至全国银行业的多个“第一”,李兆永总结道,这背后是深圳建行不断改革创新,紧跟深圳特区建设发展步伐,与“深圳速度”同步的结果。

深圳建行率先在全国改变服务观念,率先推出上门服务,并主动延长服务时间。李兆永介绍:“我们推出的上门收款服务,企业非常喜欢。以前他们要拿着大包的现金去银行,我们帮他们转移了风险。”

类似这样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最终奠定了建行在深圳的地位。1993年,李兆永离休。他为深圳建行带来的创新改革风气,始终伴随着建行走到今天。

对话

有幸见证深圳发展祝福深圳

南方日报:在您任期内,深圳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如何?

李兆永:“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总体来说,深圳银行业发展速度和“深圳速度”是匹配的,二者是相辅相成。其中深圳建行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从一个小银行逐渐成长起来,为深圳特区建设作出了自身的贡献。我能够有幸参与其中,非常自豪。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是所有建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深圳经济特区40年来的变化?

李兆永:1982年,我来到深圳的时候,深圳只是一个小渔村。四十年后再回首,从来没有想到深圳会有这样大的变化,现在的深圳已经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因为在深圳建行的这段工作经历,我有幸见证深圳的发展,离休后也一直留在深圳。非常感谢深圳给我一段宝贵的经历和回忆,我也祝福特区越来越好。

南方日报记者王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