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在港珠澳大桥附近拍到10多头中华白海豚
7月22日上午,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下称“广科院”)联合北理工珠海学院白海豚研究中心为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开展保护区日常巡护和资源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及科技支撑,广科院派出机器人学院副院长、无人机专家余正泓博士为巡护活动保驾护航。
根据三方多次技术沟通协商,本次巡护首次采用无人机高清视频航拍模式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远程监测。经巡护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巡查巡护船艇在港珠澳大桥中国结塔北侧、西人工岛北侧以及东西人工岛之间航道处均发现中华白海豚在附近活动,数量共有10多头。
此次巡护发现的中华白海豚大多数身体为粉红色,年龄约30多岁;部分白海豚身体为灰黑色,年龄较小,估计约10多岁;同时还拍摄到多头中华白海豚“老少”同游的相片,其中一头老年中华白海豚身上尾部伤痕累累;这一系列珍贵的照片和视频将为后续中华白海豚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巡护过程虽烈日炎炎,但科研人员不畏酷暑,时而为遇见萌翻的白海豚而兴奋,时而为白海豚“老少”同游画面感动,时而为伤痕累累的白海豚而伤心难过……
本次活动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充分发挥科技服务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是广科院紧密对接行业需求、主动服务地方发展的一个缩影。广科院将继续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加强政校行企合作,全面提升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中华白海豚俗称白忌、白牛、白海豚,被誉为“海上大熊猫”,是海豚动物中我国现存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珠江口海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栖息活动着资源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种群世代比较完整,拥有婴年期、幼年期、少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全部6个世代。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口,既是全世界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的海域,也是粤港澳经济文化交汇的区域。中华白海豚作为三地共同保护的旗舰物种,时刻牵动着两岸三地人们的心。中华白海豚保护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对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日报记者冉小平通讯员孔建华黎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