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观察|七天三场,高频发布会传递汕尾最强音
8月16日中午12时,汕尾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刚结束,“无新增病例,3万余人核酸检测全部阴性”这一新闻便开始刷屏,让连日来汕尾市民们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了下来。
16日至22日的七天时间内,汕尾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又接连举行了两场新闻发布会,这样高的新闻发布会频率在汕尾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今年以来,汕尾市政府共成功举办了10余场新闻发布会。
据统计,今年以来,汕尾市政府新闻办精心策划组织,主动设置议题,共成功举办了10余场新闻发布会,20余个部门单位积极参与、配合联动,通过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深入解读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凝聚起全市人民共同抗击疫情和推进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磅礴力量。
权威发布
百姓吃下“定心丸”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汕尾透过新闻发布会的窗口传递权威声音,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给百姓吃下“定心丸”。
“‘五一’在市内出游安全吗?有哪些景区开放?”“汕尾境外输入疫情风险大吗?”“口罩供应充足吗?”“学校何时开学?”“学生上课要戴口罩吗?”……公众关心什么,发布会便回应什么。今年四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均组织了3—4个部门单位进行联合发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文广旅体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疾控中心立足各自岗位职能集体发声,以详实可靠的数据、鲜活生动的案例为公众答疑解惑,用及时、全面、权威的声音,向公众展现了一个阳光透明的政府形象,起到稳定民心、提振信心的作用。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方式,既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又画出了部门联动的“同心圆”,进一步推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精准聚焦
唱响中心工作“主题曲”
在调研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提出:“用新闻的力量推动工作。”举办新闻发布会无疑是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力量的一个重要载体。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汕尾市政府新闻办先后围绕汕尾“两会”、移风易俗工作、广东扶贫助农公益活动汕尾站、“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基层基础建设年”行动、“项目双进会战年”行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一打一拆三整治”行动等重大主题以及重大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
“红白喜事如何操办?”“公园绿地建设进展如何?”“雨天内涝现象如何治理?”“‘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后渔民就业问题如何解决?”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有了令人信服的答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进展情况,有了客观展示;“一打一拆三整治”“项目双进会战年”“民情地图”等名词有了清晰解释……最“硬核”的信息在这里发布,最“干货”的政策在这里解读,发布会及时向市民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奋力夺取双胜利的相关举措,既为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也让市民对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真正做到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政策交给群众、把蓝图交给群众。
回应公众
开放汕尾的“新窗口”
新闻发布会是沟通媒体、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桥梁,对协调政府与传媒、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的新闻发布会与长期的准备分不开,此前,汕尾市培育宣传队伍,打出了宣传“组合拳”。为了让新闻发言人能从容应对媒体提问,汕尾市已经举行了多场新闻发布工作暨新闻发言人业务培训,效果显著。
这段时间以来密集的新闻发布会,既表明了汕尾市政府积极回应公众期待着面对突发状况有条不紊,也从舆论层面展现出一个对外更加开放、对内管理更加精细的汕尾形象。
公众历来对政府层面的新闻发布会抱有期许,不仅可以了解政府施政方略、传递民间吁请诉求,而且可以体察领导干部的言语、感知政府机关的作风。这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公众的愿望。
当然,汕尾当前的新闻发布会还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时代的新闻发布会要适应新的传播形式,除了邀请媒体来现场进行图文采访、报道外,也可以尝试更多样的新媒体报道,比如视频直播。
新闻发布会的会场之外,有很多关注新闻发布会内容的市民;汕尾这座城市之外,还有很多关注城市未来的乡贤、学子,他们既是汕尾发展的关注者、参与者,也是新闻发布会的受众,利用视频直播,既可以让他们知晓新闻发布会的内容,也能让他们更加清晰地体察领导干部的言语、感知政府机关的作风,吸引他们反哺桑梓、建设家乡,也为政府招才引智奠定了基础。
南方日报记者陈欣欣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