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PPP指标明显回升 有望迎来发展拐点
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投资模式。今年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各级政府稳投资力度加大,PPP项目投资带动作用依然显著,并对重点领域的投资保持一定强度。
未来,要进一步夯实制度基础,细化监管规则,严把项目质量关,推动更多高质量的PPP项目加速落地。
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投资模式,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正式启动PPP模式以来,至今年6月底,累计在库项目9626个、投资额14.8万亿元;签约落地项目6546个、投资额10.3万亿元,落地率68.0%;开工建设项目3927个、开工率60.0%。PPP项目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不仅拉动了社会投资,也降低了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助力民生改善。
不过,今年上半年,PPP项目主要指标延续2017年以来的下行趋势,这个势头是否会持续?未来PPP模式有哪些看点?如何理顺PPP模式和专项债的关系?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二季度指标明显回升,有望迎来发展拐点
根据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公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新入库项目投资额同比减少2207亿元、下降21.8%,净增项目投资额同比减少895亿元、下降19%。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认为,上半年PPP模式主要指标走低,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项目需求有所放缓。推广PPP模式以来,收益前景比较好、急需上马的项目已经开工或正在进行,不少已经竣工。适合PPP模式的项目数量有所减少,这与地方投资开发需求的“节奏”是匹配的,属于正常情况。
二是监管加码主动降速。近年来,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不能上的项目坚决不上,已入库的不规范项目坚决“退库”,一定程度上造成项目入库减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入库项目482个、投资额7935亿元;而同期退库项目296个、投资额3896亿元。
虽然上半年多项数据同比下滑,但是从二季度各项指标看,开始出现了10个季度以来第一次明显回升。
北京大岳咨询公司董事长金永祥分析,上半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各级政府稳投资力度加大,新入库和净增投资额呈上行趋势。1月和2月新入库项目投资额835亿元,净增项目投资额327亿元;3月和4月新入库项目投资额3280亿元,净增项目投资额1307亿元;5月和6月新入库项目投资额3821亿元,净增项目投资额2186亿元。同时,新入库、净增、签约落地和开工建设等4类项目投资额均呈现二季度同比降幅较一季度明显收窄的特征。“PPP模式经过两年半的回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有望迎来发展拐点。”金永祥说。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领域稳步推进
今年暑期,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东湖片区的“千顷花海”如诗如画,令人流连忘返。这里曾因煤矿无序开采和重工业扩张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沉重代价。
2019年,开平区政府采用PPP模式,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依托现有资源,将这一片区打造为多元化、多功能的综合性城市自然生态保护区。项目资本金超11亿元,其中政府出资30%,社会资本占比70%。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今年上半年PPP项目在投资“总量”同比缩水的情况下,对重点领域的投资保持一定强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吴卫星认为,上半年全国各地新入库项目有4个明显特点:
一是在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减少了政府付费项目,对各行政区财政承受能力的要求更加严格,有助于保障PPP项目实施的长期效果,也有利于各地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是新入库项目投资额的43.8%用于具有污染防治和绿色低碳效应项目,这类项目对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是“两新一重”项目占比非常高,充电桩、智慧城市、信息网络建设等行业上半年新入库项目378个,投资额6687亿元,占全部新入库项目的84.3%,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191个,这类项目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为经济长期发展增加了后劲。
四是贫困县新入库PPP项目105个、投资额665亿元,投资力度不减。目前,全国已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中累计有1546个项目在库。贫困县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资本等多方的力量,这类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充分利用市场化方式带动当地人民收入增长。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兰萍分析:“当前PPP模式的投资带动作用依然显著,预计将会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在投资行业方面,交通、市政、保障房等基建补短板项目,生态环保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PPP项目投资将会有新气象。”
夯实制度基础,实现更有力的投资拉动
今年上半年,PPP模式建章立制步伐加快。
2月28日,财政部正式公布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领域PPP项目合同示范文本》。业内人士评价,其所展现的示范效应不仅局限于污水、垃圾处理类PPP项目,对于其他PPP项目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3月31日,财政部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绩效管理操作指引》,明确PPP项目绩效管理内容和评价标准,旨在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让PPP项目更好地实现物有所值、按效付费。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方面细化了监管规则,严把项目质量关;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的责权利,打消了市场疑虑,给社会资本增添了信心。”白景明说。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应最大程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促进社会资本等各类要素高效集聚。
“要进一步加快PPP模式与产业结合,促进一些跨行业、跨区域项目达成。”周兰萍说。
去年6月,中办、国办发文明确专项债可作重大项目资本金后,专项债与PPP模式一样,有了撬动社会资本的功能,其可投资的市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领域与PPP模式投资领域有交叉重叠,两种投资模式如何协调发力?
“专项债和PPP模式有共性,就是‘政府+社会资本’模式,都要求有收益。但区别在于,PPP项目周期更长,见效时间相对更慢;专项债融资规模相对较小,实施周期相对较短,更适用于半竞争领域,收益相对更高。”白景明认为,PPP模式适用于开发周期比较长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垃圾处理场、发电厂、城市整体开发等;而专项债用于周期相对较短的项目,比如新基建等领域,更能尽快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应加强顶层设计,让二者各有侧重、各展所长。”白景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