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措并举帮扶贵州黔南州 349个深度贫困村已全部出列
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墨冲镇良田大坝蔬菜示范基地,绿油油的菜苗迎风而立。
该基地负责人李艳告诉记者,近期每日运往广州的茄子、苦瓜达到了18吨,“现在交通运输很方便,采摘完当天16时—17时发车,11个小时就能到广州批发市场,市民次日就能吃上来自贵州的蔬菜。”
自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后,蔬菜的销路得到了保障,在基地工作的贫困户收入也高了,李艳目睹了他们的上班方式从走路发展成骑电动车。
近日,记者走访贵州市黔南州了解到,2016年以来广州通过多种方式帮扶,帮助黔南州10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349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全州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14年的24.12%下降到2019年底的0.68%。
桑叶深加工每亩增收7500元
在贵州粤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加工车间里,从枝头采下的新鲜桑芽,经过工人们的精选、清洗、漂汤、冷却、分包、包装、速冻……变成了一包包桑芽菜,随后进入冷藏库,等待销往广东。
公司副总经理唐仲辉介绍,长期以来,仅限于作为养蚕饲料的桑叶用途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带动力不强。但如今,“除了养蚕,我们还开发出可以涮火锅的桑芽菜、减肥的桑叶茶,桑叶的价值翻了几番。”
2018年,唐仲辉第一次来到荔波县。见到漫山遍野的桑树时,他感觉发现了新大陆。当时,对口帮扶荔波县的广州白云区为了拓宽桑蚕产业链条,引进来广东德庆县腾龙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年10月,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这一精准扶贫模式的贵州粤盛生态有限公司成立了,助力当地发展蚕桑养殖、桑芽菜、桑叶茶深加工产业。
“去年5月,生产线试产,没想到荔波桑芽菜的品质这么好。虽然比广州本地的贵了一倍,但仍然供不应求。”唐仲辉说,荔波的桑芽菜已经成为广东、香港高级酒店的畅销产品。
唐仲辉介绍,公司在小七孔镇尧花村建设了1000亩示范桑园,改造完善蚕房1800平方米,并建设了日产2万斤桑芽菜农产品加工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桑叶利用价值,延长了产业链。
唐仲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桑芽采摘期从每年的4月到11月,一株桑树一年可采摘桑芽15次左右,每亩桑园每年可采桑芽3000斤,按每斤桑芽菜2.5元收购价格计算,农户每亩桑田可增收7500元。
创新灵活就业适应当地风俗
坐在工作台旁,荔波县贫困户李元珍拿出细细的画笔,小心地给小挂件上色。自从深圳辞职回家照顾孩子后,她找到了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中午包饭,骑电瓶车只要7分钟就能到家,还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我也不想再出外打工了。”李元珍说。
让荔波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是广东省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黔南组荔波县工作队的一大心愿。去年,广州白云区鼓励引导广州彩道实业有限公司在荔波县注册成立荔波彩道实业公司,将彩绘、手工等项目引入荔波,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建立生产扶贫车间。一年时间不到,荔波彩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吸纳劳动力212人,带动80户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平均每户每天增收30—50元。
成效很好,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扶贫车间,难在管理。最开始,员工极为不稳定。”公司负责人郑笑谊说,刚来的第一个月,当地百姓因风俗观念影响,遇到4种情况不上班:赶集、下雨、婚丧嫁娶和喝酒。
为提升务工人员团队意识,公司管理人员骑着摩托走山路到工人们家中,和他们拉家常。为鼓励他们稳定就业,公司创新“家门口就业”和“居家就业”交替共存的就业模式,让部分熟练工人带货回家,引导、协助他们设立家庭生产作坊。“居家就业考虑到贫困户需要照顾家庭等特点,灵活增收。”郑笑谊说。
记者了解到,在白云区和荔波县人社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还成立了就业创业交流(实训)中心,开展“地摊经济扶志树信心计划”,实行“零资金、零库存、零渠道”,员工不用出资金,不用考虑仓储,直接从公司带货销售,市场、渠道由员工自己开拓。
“我们承诺如果卖不出去,还会把产品回收到厂里。”郑笑谊说,这可以树立典型、培养更多致富带头人。
帮助当地医护创下七个第一
“原本安排3月过来的,受疫情影响,5月得到许可后我们第一时间赶来帮扶医院。”在黔南州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的陈运山是第4批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过来帮扶的专家。
在黔南州,由于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的技术有限等因素,在妇幼保健方面存在不少短板。
自2016年8月起,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通过聚焦医院短板,找症结、开良方,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从培养人才、团队进驻、打造专科、强化管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对黔南州妇幼保健院进行精准帮扶,使得黔南州妇幼保健院的医疗水平、人才队伍及业务收入得到整体提升。
近3个月来,除了在黔南州妇幼保健院工作外,陈运山等人利用空余时间在黔南州的12个县(区)调研,然后有针对性地对黔南州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我会最大化利用这一年的帮扶时间,尽可能把我们的经验留在黔南州。”
黔南州妇幼保健院院长邱永红说,自从2019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医生组团来医院帮扶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帮助创造了首例小切口腹股沟斜疝手术、迎接第一例剖腹产宝宝出生、开展首例无痛分娩等医院的7个第一。
2019年1—10月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及业务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门诊量增长44%,住院人次增长74.65%,业务收入增长57.46%。
南方日报记者黄鸿基发自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