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村,旅游富民!“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文旅扶贫齐鲁行走进临沂压油沟村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金陵镇压油沟风景区航拍图。(摄影:韩春义)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10月15日讯 10月14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大众网承办的“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文旅扶贫齐鲁行正式启动,第一站便走进了临沂市兰陵县金陵镇压油沟村,参观了压油沟景区,探索当地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压油沟村是典型的北方古村落,环山临水,保存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存。作为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压油沟依据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了旅居相宜且“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式景区,成为了我省乡村文化旅游的一面旗帜。
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王兰峰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介绍临沂市文化旅游扶贫工作情况。(摄影:韩春义)
“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共涉及3个乡镇,14个村,一期利用‘精准扶贫’进行打造,含5个村落,共5000亩,二期包含9个村,打造的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压油沟风景区总经理吴佃富告诉记者,“每个村子都会发展一项支柱产业,例如盆景、民宿、农家院等,利用这些产业让父老乡亲们不出家门就能就业,也能很好的增加大家的收入。”
今年53岁的海燕,老家是湖北省十堰市,17年前嫁到了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压油沟村。外地媳妇刚嫁过来时,压油沟村贫穷落后,连条下山的路都没有,村民们靠着在山上种些果树、粮食养家糊口,人均收入不足两千元。这里成为有名的“三多”村——光棍多、难嫁多、外出务工多。
压油沟风景区总经理吴佃富向记者们介绍压油沟田园综合体建设情况。(摄影:韩春义)
“当时我就抱着一个态度,人穷,不怕!咱只要肯吃苦、勤奋,就一定能富起来!”随着压油沟风景区的开发与建设,海燕与丈夫靠着勤劳的双手,在景区开办起了酱咸菜坊,一年能挣十几万,还把孩子送到了县城读书。遇到节假日,海燕两口子忙不过来,她又在村里招了4个员工,带领着贫困户一起致富。偶尔闲下来,她还开了做咸菜的直播,粉丝量从零涨到了现在的五六千人。海燕家脱贫致富的故事,只是压油沟村发展变化的一个小案例。
压油沟咸菜坊老板娘海燕。(摄影:韩春义)
走在秋日小雨过后的压油沟景区内,空气干净清新,景色秀丽宜人。穿过压油沟民宿文化村,这里的“百工坊”将鲁南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完美展现,酒坊、辣椒坊、小磨香油坊、馒头坊、煎饼坊、豆腐坊……一个个传统作坊,带着浓浓的烟火味,呈现着最真实的土生土长的乡间风物,勾起游客对七八十年代那份久远的文化记忆。
压油沟风景区煎饼坊老板娘吴春菊。(摄影:韩春义)
从旅游扶贫到乡村振兴,从景区建设到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打造,压油沟在保留了淳朴的乡土民情及自然风貌的同时,不断推出赏花、采摘等各种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大型活动,打造了红色文化教育区、传统文化体验区、民俗文化展示区、农耕文化长廊、饮食文化体验区,采用“旅游+”的发展模式,建成了集湖光山色、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红色教育、传统民宿、休闲养生等于一体的文、旅、农融合发展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压油沟村脱贫的故事,也只是山东省文旅扶贫的一个小典型。
压油沟风景区孟氏草编坊的孟大姐。(摄影:韩春义)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文化旅游扶贫主战场大舞台。”据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王兰峰介绍,近年来,临沂实施文化精准扶贫“3+7”行动,围绕让贫困群众“乐起来”“动起来”“富起来”三大目标,采取七项措施,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偏远山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这项行动被山东省政府评为第三届文化创新奖。2020年,兰陵县压油沟村“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组合模式和沂南县“全域旅游助力革命老区扶贫亮丽开篇”两个案例,上榜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占了全省的2/5。另外,临沂积极探索推行景区带村、产业融合、结对帮扶、自主开发等旅游扶贫“四种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压油沟从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到如今成为“三生三美”的齐鲁乡村振兴样板,形成了农、商、文旅大融合,产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居变民宿,穷山村焕新颜,通过旅游扶贫,转变了压油沟人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走出了一条文化强村、旅游富民的融合发展之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