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汕尾田墘红楼:从红色政权旧址到抗日部队驻地
编者按
广东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建党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为推动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即日起,南方日报与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推出“追寻南粤红色足迹”系列报道,讲好广东红色故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激发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凝聚磅礴力量。敬请垂注。
汕尾东南的遮浪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这里有着两个景色迥异的海区,一年四季无论风向,一面海区波平浪静,水平如镜,而另一面则巨浪汹涌,惊涛拍岸。
上世纪,半岛的革命氛围如同奔腾的那侧海面,浩浩汤汤、波涛滚滚。
“百年红楼,千秋丹心。”在汕尾市红海湾开发区田墘街道白沙南路,居民三三两两聚于红楼前,身着校服的学生放学途中走进红楼内转一圈,刚刚修缮完毕的红楼迎来送往忙。
1927年底,海丰县第七区苏维埃政府在红楼成立;14年后,合作军300余人在红楼与日寇浴血奋战。海陆丰的赤色基因,在这座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建筑中传承下来。
白沙学堂孕育革命火种
清晨的白沙中学书声琅琅。“红楼就在我们学校对面,学校多次组织我们前去参观,感悟峥嵘岁月。”高三学生钟桂铃说。
红楼也曾是学校。1916年,田墘红楼的前身——白沙学堂毗邻湖畔而建。学堂的发起人是同盟会成员游克桢,他在任永安县(现河源市紫金县)县长时,就十分重视教育,回到家乡海丰后,发现这里只有分散的私塾教育,不利于培育新式人才。于是,他向海丰县知事提议建新式学校,并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后来,白沙学堂建成。
革命的种子在这里孕育。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彭湃、林铁史等人以进入学堂展开教育工作为掩护,在白沙湖畔传播革命思想,学堂里走出了庄启锡、李燮等多位参与革命的进步学生。
“1927年11月,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彭湃带领海陆丰人民创建了海陆丰苏维埃,据现有史料考证,这可能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汕尾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年底,海丰县第七区苏维埃政府在红楼成立,在海丰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第七区苏维埃政府开展没收分配土地、豁免追征旧粮、预征钱粮、取消契税抵纳券等活动。
汕尾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当时红海湾人民仿照同在海丰的红宫,将白沙学堂刷为红色,以表达全心为红色政权而斗争的革命热情,“红楼”之名也因此而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也曾就读于白沙学堂。今年9月,他向潮汕星河奖基金会捐赠50万元,并祝愿潮汕青少年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白沙学堂的人才教育理念和田墘红楼的革命精神穿越时空,转化为新时代“科技革命”的动能。
抗日合作军与日寇血战
在离红楼不远处的抗日英烈陵园文史馆里,一份案卷号“1439”的战斗详报,以泛黄纸张述说着抗战时期的红楼故事。
1941年9月22日凌晨,白沙湖畔忽然枪声大作,火光四起。驻扎红楼的战士们望向楼外,发现田墘圩已被日寇重重包围。这是一支国共合作的抗日队伍,士兵都佩戴“合作”肩章。
彼时,日军攻陷海陆丰沿海,原惠阳县国民党民团排长陈铁,趁乱携人于龟龄岛入伙为匪,鱼肉百姓。300余名抗日合作军战士应民众剿匪期望,经过中共地下党的协助,在营长朱金铭带领下从陆丰县城启程剿匪。
合作军于9月21日傍晚击毙匪首陈铁,歼敌40余人。残部陈群率匪溃退南澳,投靠日本军舰。下午,合作军队伍到达田墘,营部设于红楼。
当时刚从海丰中学毕业的李寅跟黄海生一起参加了海丰县战时工作队,16岁的他被派去跟合作军行动,做抗日宣传工作。“22日凌晨,合作军在枪声、人喊声、马嘶声中惊醒。撤退后的海匪残敌向日军告密,引来团团包围。”李寅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虽然长途跋涉又连续作战,合作军战士精疲力竭,但朱金铭当机立断,率领士兵从楼上冲下。红楼南端的南爿山制高点被日军占领,架设陈公石山的机枪向合作军疯狂扫射。
合作军官兵虽然浴血奋战,但因敌众我寡,加之地形不利,激战至天亮,合作军伤亡惨重。营长朱金铭不幸倒在血泊,李寅爬过红楼后侧天主堂,刚出教堂门口,便被埋伏的日军抓住。
在这场战斗中,合作军牺牲81人,其中有抗日进步青年、共产党领导的战时工作队员黄海声,被俘33人。部分被俘壮士被押解汕尾,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行刑场上回荡着他们悲壮的口号声:“中华民族万岁!日军必败!”
如今,红楼逐渐斑驳的墙上犹见当初激战一夜所留弹痕,而那些响亮的口号声,也似乎穿越近八十载,依旧激荡在这片碧海银滩之上。
民众自发捐资修建烈士陵园
穿过汕尾市红海湾抗日英烈陵园的大门,可以看到抗日合作军英烈将士纪念碑立在陵园正中,其左侧是镌刻着阵亡将士“英名录”的石碑。“我们多方查找资料,才搜集到这些烈士的名字。”汕尾市红海湾区社会事务局局长严道宜说。
时针拨回79年前“红楼事件”发生之时。日军离境后,在游克桢先生牵头带领下,当地群众分别组成募捐组、英烈遗骸掩埋组、伤病战士医疗监护组以及对外事务联络组等。23名伤病员伤愈后从水路被送归队;81名英烈遗体被安葬于秤钩地埔,并立下墓碑,同时举行了公祭仪式。此后,每年农历八月初一,田墘人民男女老幼都会自发在烈士墓前举行公祭,告慰英灵。
如今,在烈士陵园外侧的一块黑色墙面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姓名和捐助金额。“陵园修建共投入600余万,其中民众捐款数目300余万,占比达50%。”严道宜说,在多方努力下,陵园得以拓建,异地的12名先烈英魂也回到这里。
从自发救助伤员到踊跃捐资建园,革命精神、红色基因在当地传承弘扬。
74岁的陈珠道退休前是一名语文老师,常常给学生讲革命故事。退休后的他选择加入志愿者队伍,担任田墘红楼的义务讲解员。“作为人民教师,我有义务教育下一代传承革命先烈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钱明雅通讯员李再扬统筹:骆骁骅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