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归川高端民宿的餐厅布置得简约而温馨。

位于淄川区太河镇鲁子峪村的高端民宿芸泓山房。 资料照片

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淄川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优势,拥有美丽风光、古老历史的传统村落,仿佛散落在淄川山区的颗颗珍珠。勤劳的淄川人很早就发现了它们的价值,开始了乡村旅游探索。

从最初的梦泉村引进投资商开发乡村旅游,到近期的咏归川高端民宿二期项目启动,淄川乡村旅游始终勇立潮头。在经历了大量人口离开山区搬进城里的考验后,淄川的古老乡村因为旅游又活起来了。

乡村旅游的“淄川模式”

在淄川东南部山区,太河镇以其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水资源、古老的齐长城、众多的传统村落而闻名。淄川区最早的一批乡村旅游探索就从这里开始。

上世纪90年代,太河镇梦泉村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土地贫瘠,政府部门对其进行了整体搬迁。搬迁后的村庄,遭遇了年轻人外出打工、大量人口流失,原来几百户人家的村庄一度只剩90多户,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土地荒废。

2004年,梦泉村成立淄博梦之泉农业开发公司,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此后,梦泉村引入投资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集中村里的土地,公司聘请专业团队运作,同时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并在公司打工。这样一来,村民每月能拿到工资,年底还能获得公司分红。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创新的发展模式,很快让梦泉村成为淄川区乃至淄博市发展乡村旅游领域的“明星村”。

2017年12月27日,梦泉旅游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完成了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在淄川,蹚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的并非只有梦泉村。除了“梦泉模式”,淄川区还出现了以梨峪口为代表的“开心农场经营模式”,以峨庄写生基地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修学模式”,以龙头旅游企业潭溪山为代表的“大景区带动周边农家乐模式”。

交警部门数据显示,在春夏秋旅游旺季,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前往太河镇的自驾游车辆,最多时每天达到4万多辆。

从住得下到住得好

上周末,淄博遭遇寒潮袭击,气温骤降、阴雨不断。即便如此,位于淄川区洪山镇土峪村的咏归川高端民宿,客房入住率依然超过了36%。

车超是咏归川精品旅宿项目投资方之一——山东齐长城宿集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作为入驻土峪村的第四个民宿品牌,咏归川从今年10月1日正式营业后持续火爆,截至目前,客房入住率高达85%。

火爆的背后,恰是民宿提档升级对游客更高层次需求的呼应和满足。

曾几何时,“淄川一日游”让很多从业者既高兴又无奈,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淄川旅游,无奈的是绝大部分游客当天来、当天走,对当地经济拉动作用有限。怎么让游客住得下?曾经是很多从业者思考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民宿业态在淄川陆续出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民宿低水平供给、经营活动单一、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越来越无法满足游客乡村游的需求。

民宿的档次开始分化,一些高端民宿受到青睐。为了让民宿产业得到良性发展,太河镇成立了民宿联盟,20多家民宿抱团闯市场,不但要让游客住得下,还要让游客住得好。

2016年,太河镇鲁子峪村利用申请到的100多万元扶持资金建设了“芸弘山房”民宿,并成立淄博鲁子峪乡村旅游合作社负责运营,租用村民闲置的旧房子、破院落,集中修缮、翻新、改造,成为高端民宿的成功案例。

在淄川区太河镇柏树村、东东峪村、上端士村,在淄川区昆仑镇牛记庵村,各具特色的高端民宿,不但满足游客“住得好”的需求,更成为承载乡村记忆、展现地域特色的载体,成为淄川乡村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被重新激活的乡村

“在家门口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回家还不耽误看孩子,真好!”

56岁的刘云霞,是土峪村的村民。随着咏归川高端民宿项目的落成,刘云霞有了新的身份——咏归川高端民宿保洁员。

据刘云霞回忆,在咏归川高端民宿项目落户土峪村以前,村里妇女大多靠养蜂酿蜜、编织工艺品贴补家用。

“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儿女都有工作要忙,家里孩子就得由我们来照看,工作不能离家太远。我们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人没有固定收入。”

在刘云霞看来,咏归川高端民宿落户土峪村,给原本落后的土峪村带来了希望与生机。如今,很多村民在家门口摆摊,向游客销售农特产品,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看到家乡有如此改变,我感到特别开心。”返乡大学生刘俊瑞说。

土峪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刘俊瑞,毕业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天津有了一份稳定工作,拿着稳定的薪水。听说咏归川高端民宿项目落户土峪村以后,刘俊瑞毅然辞职回乡加盟咏归川,负责物料和新媒体运营工作。

“之前看到这个养育了我十几年的家乡一天天衰败,心里很不是滋味。乡愁是当代很多年轻人都有的一种情结,我只是做了很多人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

在刘俊瑞看来,是咏归川给了自己和村里希望,自己也愿意借助咏归川这一平台,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把家乡建设成淄博、山东甚至全国有名的民宿村落。

山东齐长城宿集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车超坦言,咏归川高端民宿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府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引导下,我们也希望借助现有的资源和优势,将乡村民宿项目做好,让当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深挖文化IP富矿

在充分利用好优质生态资源的同时,淄川区一直没有放松对文化IP的挖掘和打造。

作为淄川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IP,以蒲松龄文化、聊斋文化为基础而建设的聊斋城,今年7月迎来了新的运营商。淄川区政府与驴妈妈集团签订托管运营合同。按照计划,驴妈妈集团将对整个聊斋城景区进行提升改造,并由专业团队对景区营销运营方案进行专门策划,依托驴妈妈集团的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尽快将“聊斋”品牌打响,将聊斋城景区打造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

“聊斋城的业态、产品策划将不仅限于‘景区’,普通景区追求新奇特的形态造型,忽略了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未来的聊斋城,将推出‘门票+文化体验活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捆绑文化产品,从旅游者和城市居民的功能需求出发,做好大众市场,做精小众市场。”驴妈妈集团文商旅综合开发事业部淄博聊斋城景区总经理张锐表示。

淄川区重点打造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创意园项目也在顺利推进。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占地1370亩,总建筑面积32.8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湖光仙境公园、李诡祖纪念馆、增福财神仿古建筑群等。目前,公园、纪念馆、景区环线道路等项目已经开工。

除了聊斋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淄川的工业文明有着厚重的底蕴,无论是煤矿工业遗址,还是陶瓷琉璃烧制技艺,都已成为淄川区深挖文化IP的富矿。

淄川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文化馆馆长袁爱琴表示,传统村落、地方民俗、聊斋文化等文化IP,为淄川区的文旅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全域旅游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淄川区将把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韩凯 李振兴 通讯员 闫盛霆 仇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