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互联、科创互利、产业互惠……相隔仅100余公里,广州与深圳两座特大城市的联动,正擦出越来越多“比翼双飞”的火花。

12月17日,由广州市商务局主办的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沙龙在深圳举行。来自政府部门、数字经济行业企业、创投机构、科研机构等领域近百位精英代表汇聚鹏城,共同探讨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这是广深两座GDP超两万亿的“双子星”城市在数字经济领域携手打造城市合作共赢典范的新起点。

当前,广州正坚定不移推进“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以改革联动为牵引,强化与深圳科创、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联动发展,引领带动“一核一带一区”协调发展。参会企业代表认为,在此背景下,集合广州和深圳的优势,未来将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产生“1+1>2”的效果。

湾区企业开启数字经济“新想象”

在广深两地,基于数字技术的多元化探索,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态势。

“得益于广州优良的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应用土壤,百度将在黄埔区建设百度ACE智能交通引擎。”百度智能交通业务广东省总经理孙婧分享道,百度智能交通“新基建”的“广州模式”,正在黄埔区得到实践,“未来,百度将立足广州并与大湾区携手,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新高地。”

数字技术不仅为交通赋能,还将深度参与医疗产业的升级迭代。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梅传博表示,广州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富有竞争力的医疗资源,研究院在广州得到了长足发展。“基于这些资源,我们将联合医疗生态伙伴,打造结合科研创新、智能制造和医疗产业互联运营为一体的综合开放基地。”

“我们应该用新思维、新技术成就产业的未来,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涉及卫星物联网领域,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卫星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总工程师余少波认为,未来将是在时间、空间和功能这三个方面进行共享的时代,卫星物联网产业必须拓宽自己的赛道。

复星锐正资本执行总经理杜健提到,复星锐正将加速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依靠其全球创新产业业态的打造,激发本土创新创业活力,同时促进机构及其高潜项目的高速发展,助力科创新引擎。

“我们对数字经济领域的‘双城联动’充满期待!”与会嘉宾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此次数字经济产业沙龙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领域从业者们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不仅收获了丰富的投资发展经验,面对面组建的联系群也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家、专业学者和投资者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从业者们充分利用广深两地科研资源、市场资源和人才资源,形成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推动大湾区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深携手抢占产业发展新高地

广州与深圳的“双城联动”正逐渐走向“深水区”。两地之间的合作从顶层设计到企业、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均释放出“同频共振”的信号。如今,数字经济站上“风口”,也成为广深两地合作焦点。

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1.5%。我国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2019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6.2%。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正成为各行业加速重构和治理的新型经济业态。

与此同时,数字产业也是广州、深圳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8.5%、跨境电商总值增长80.1%,深圳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增长18.0%;今年1-10月,广州和深圳在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024亿元,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速。

携手抢占数字经济产业新高地,广深两地从开放合作走向共建共享。

在今年10月举行的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论坛上,广州和深圳签署了科技创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基础设施等7项合作协议,推动广深联动发展进入新起点、新阶段。

其中,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按“两点布局”模式,由广深联合共建;首批建设的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中,有2家由广深共建。

广州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李峰介绍,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广州已经遴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和典型案例,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在短短两个月内,广州已经发布两批共36个数字经济领域优质应用场景,涉及交通、政务服务、医疗、农业、教育、新零售等多个行业领域。

李峰表示,广州未来还将推出更多世界级应用场景,高水平提升国际数字信息枢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大湾区数字经济企业搭建“舞台”,“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共建大湾区数字经济高地。”

致力打造全球营商环境新标杆

数字经济时代,离不开“流量”二字。这其中既涵盖了数据流、资金流,也包含了人才流、信息流。

百度地图近期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单显示,广州在中国(内地)最具人口吸引力城市排名第一;广州地铁客运强度常年位列全国第一。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广州是2020年前三季度奶茶店数量最多的城市。作为年轻人的饮食标配和‘续命神器’,奶茶店数量也很大程度反映了当前有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大湾区。”李峰提到。

代表未来的新人才、新业态加速聚集成长,更需要一流的营商环境,二者多维关联、相互促进、动态进化。

当前,广州正以营商环境改革为牵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实现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今年10月28日《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发布,将市场认可、行之有效的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和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首次在国内优化营商环境地方立法中提出突发事件扶持、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和融资服务创新等制度。

优质的营商环境带来了活跃的市场投资。据统计,1-10月广州新洽谈产业招商项目1877个,增长50.5%;签约项目683个,增长69.5%;注册(落地)项目807个,增长320.3%;注册(落地)项目协议投资总额4900.13亿元、协议达产年产值/营收11217.84亿元。注册(落地)项目主要分布在商务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商贸、生物医药等。

广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魏敏提到,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下一步,广州将在“双城联动、比翼双飞”上下功夫,着力打造粤港澳数字要素流通试验田、全国数字核心技术策源地、全球数字产业变革新标杆,不断提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推动交通、城市治理、医疗、农业、教育、新消费等众多应用场景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预计到2022年,广州将建成超过8个数据要素流通治理重大创新成果、15个重大创新实验平台、30个重大产业转型升级工程、100个技术领先的优质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并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领域形成一批数字化治理成果。

“今后,广深两地将不断建立更加密切的沟通衔接机制,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同时,推动广州都市圈与深圳都市圈的融合发展,推动广深战略合作迈向更高层次、更深内涵、更宽领域。”魏敏表示。

【南方+记者】黄舒旻

【通讯员】穗商务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