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下一站岗顶,请去往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的乘客在此站下车。”广州地铁岗顶站的提示音响起,不少在广州打拼的港澳青年马上知道:“家”到了。

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区和经济主战场,天河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区域优势形成了创新创业的磁场效应,源源不断地吸附、整合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让这里成为全球创客的舞台。不少怀揣梦想的港澳青年也投身于这片热土之中,并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2017年6月9日,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第一个创业基地——ATLAS寰图办公空间揭牌(来源:人民政协网)

天河速度

“我想为来内地创业的港澳青年建一个家。”2017年初,天河区政协港澳委员林惠斌联合几位港澳委员向政协递交一份提案,建议创建青年之家,为想要来内地创业的港澳年轻人创建一个资讯共享的交流平台。

没过多久,天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谢伟就邀请林惠斌商讨建立青年之家的可行性,并动员他牵头搭建。“说实话,当时我们的想法还不是特别成熟,压根就没有预料到有这么大的反响,毕竟初创期的港澳企业并不能创造多少GDP、税收和工作岗位。”

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筹备,在天河区委统战部的指导下,2017年10月20日,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正式成立,这也是广东省首个港澳青年之家。

“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的建立和发展可谓是‘天河速度’!”林惠斌感叹道。

2018年10月20日,青年之家举办“就在天河——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交流分享会”活动。(来源:人民政协网)

短短的3年内,港澳青年之家发展为“1个总部+4个创业基地+1个工作站”,共服务接待港澳青年超过8000人次,成功协助近150家港澳青年企业落户天河并投入运营。而这些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我们都是普通人,并没有太多的资源和人脉。”林惠斌坦言,在港澳青年之家的建设过程中,区委统战部给予的支持让他底气十足。

“成立港澳青年之家,天河区有条件,也有需求。”谢伟介绍了天河区为港澳青年送出的“大礼包”,例如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广州市天河区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发展实施办法》,对通过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港澳赛区大赛申报的项目给予10万元落户奖励和最高10元租金补贴两项支持,将45岁以下港澳青年人才创办的企业纳入天河区人才公寓分配范围。

同样还是在天河区,2019年5月16日,广东省首个旨在解决港澳青年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专属机构——天河区港澳青年支援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在这里,港澳青年可享受政策解答、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辅导等九大类服务。

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天河区还成立了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港澳青年双创工作,不断优化、修订扶持政策,在人才引进、创业就业、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等方面对港澳青年予以全方位扶持。“我们引导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绿色通道’,项目落地时间由原来的20天缩减到10天。”

谢伟是港澳青年之家的常客,不仅和港澳青年们交朋友,也对每一个项目如数家珍。“对港澳青年这个群体,我们既要多做锦上添花的工作,同时也要有雪中送炭的保障。”

从一个想法到一个项目,再到一个公司在天河落地运营,港澳青年的创业之路比预料之中更“难”,却又比情理之中更“易”。“难”的是,初来创业的他们,面临着环境迥异、政策陌生、资源困乏等诸多难题。“易”的是,通过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平台的帮助,他们在市场分析、公司注册、办公选址、资源对接等方面遇到的难题得到支援和解决,快速落地创业发展。

“走马观花看不到真正的市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你只有把自己留下来,沉下来,才会发现这里和香港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才能产生商机!”林惠斌对每一个来访的港澳青年都如是说。

港澳味道

走进青年之家位于岗顶的总部,透明的玻璃间隔出一个个办公区,从咖啡厅、会议室到头脑风暴室、冥想室、游戏室一应俱全……而“弥敦道”“皇后大道”也成为串联起各个空间的“主干道”。这里的“港澳味道”让初来乍到的港澳青年感到“很亲切”。

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来源:人民政协网)

谢伟介绍说,为了让港澳创业青年在广州有“家”的感觉,一开始就有意选取区内有港资背景,或有针对港澳项目提供专门服务的创新载体建设青年之家创业基地。

90后香港青年吴嘉惠来到天河后如鱼得水。他一手打造了TIMETABLE联合办公空间,作为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四个创业基地之一,成立不到1年已经入驻52个团队及项目,而估值超过1亿元的就有5家企业,是名副其实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网红”。

在TIMETABLE联合办公空间建成后,吴嘉惠积极邀请港澳创业青年入驻。而他也常常是粤港澳三地跑,去寻找一些合适的项目入驻空间。“希望作为一个中间人的角色,连接香港优秀的创业青年,令他们见到这个市场的魅力。”吴嘉惠说,自己的设计和团队成员均是“90后”香港青年和海归青年,既了解港澳创业青年的需求,也十分熟悉内地创业环境,在招纳港澳团队入驻上有一定优势。

因为搭建了港澳青年沟通的桥梁,吴嘉惠已成为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会员发展部部长。从“接受玫瑰”到“赠人玫瑰”,吴嘉惠收获了双倍的快乐。

在港澳青年之家,像吴嘉惠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林惠斌也坦言,“我们要帮助港澳青年生存下去,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并不是做这个行业的,而懂这个行业的人都不太懂港澳青年。”于是,港澳青年之家就在不断磨合中步步前行。

“2000年我刚来的时候,花了1年的时间融入,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每到周末就想回香港。但是慢慢地,广州成了我第二个家。”如今,来到广州的港澳青年基本上不会再有林惠斌这样的经历。经过3年的发展,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已经打造了辐射广泛的“朋友圈”。

“让港澳青年来服务港澳青年,可以更有效地了解港澳创业者的需求,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环境。”谢伟指出,港澳青年之家的主任和副主任都是港澳创业者,他们用自己在广州创业的经验来为后来者提供指导和帮助,显然更具有感召力,服务也会更细致周到。同时作为广州市政协委员,谢伟近两年在政协大会的提案都和港澳青年有关,其中,《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创业园的提案》今年还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工商财税资讯、落户政策动态,这些在其他基地作为营收的项目,港澳青年之家免费提供。还有低租金的人才公寓,让港澳青年可以拎包入住。“我们希望将这里打造成港澳创业青年的第二个家,能够体验到兄弟姐妹的感情,成为有温度的地方。”林惠斌说。

“安全感”和“归属感”是这些港澳青年常常挂在嘴边的词。

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大楼内部(来源:人民政协网)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在广东建设港澳子弟学校或设立港澳儿童班”。很快,天河区就设立了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这不仅让港澳籍的孩子享受到内地一线城市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国民待遇”,也让北上的港人家庭减少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港澳青年之家的副主任袁少鸣就让自己的孩子入读了广州的学校,和广州的学生一起读书。“如果分隔两地,幸福感会降低。”

如今,广州不仅成为港澳青年的创业热土,也是安家的热门选项。“我们希望帮助他们能在大湾区里扎根,实现出彩人生。”谢伟的愿景正在逐渐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正从这里起航。

(作者单位: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