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佛山三水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进入“十四五”时期,城市三水将如何再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年12月23日召开的三水区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指出,着力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广佛极核重要节点城市。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转变。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空间品质,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

着力构建现代化城市新格局

过去五年来,三水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城产人融合发展,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三水地段”的湾区价值更加凸显。面向未来,在“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下,三水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才能在竞争中集聚资源。

三水区委全会指出,坚持以品质城市点亮美好生活,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着力构建现代化城市新格局。要大力构建三水新城、北江新区、西南老城“一环三区”强中心格局,大力构建“一主三副”城市化格局。

西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伍聪颖表示,面向“十四五”,此次全会指引了方向,西南将落实部署,加快北江新区西拓东联,促进老城新区融合发展,坚定扛起中心城区担当。

“全会总结过往成绩,明确发展方向,提振了发展信心。”三水区副区长、云东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林均恒表示,云东海将对标一流打造三水新城,加快推进三水新城医院、博文小学、新汽车客运站综合体等城市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树立城市三水新标杆。

构建发达交通路网,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格局。近年来,三水加快优化外联通道,对内通过中心环线建设等拉开城市框架。未来五年,加快打造现代化交通网络依然是城市三水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水区委全会提出,加快打造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坚持“东联西拓北延”,着力打造“七铁六纵十八横一环”现代化交通网络,固化增强三水承东启西的区位格局;谋划建设对外连接新通道,优化区内路网结构,加快推进三水三桥等重大项目建设,促成“中心环线”形成闭环。

聚焦民生让城市更有温度

城市建设要内外兼修,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全会提出,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精准发力办好民生事业,让全体市民感受城市三水的民生温度。

“精准解决群众最关心问题,才能实实在在增强民众幸福感。”三水区副区长黄立宝表示。“十三五”期间,三水区坚持把六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社会民生事业。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推进新城医院、白坭医院、北部医疗中心建设,7个镇街全部创建成为国家卫生镇……一件件顺民意、得民心的实事好事,满足了群众的内心需求,让三水人民群众直接受益。

展望“十四五”时期,三水区将持续从人民群众最关注的事情做起,把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全会提出,要以点带面解决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更好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

对此,黄立宝表示,未来五年内,在医疗方面,三水区有望拥有2~3家三甲医院,破解三水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医疗资源优质均等配置;在教育方面,三水将谋划新的格局、实现新的突破,以优质均衡教育供给助力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升城市温度满足群众需求,也有利于城市引才聚智。“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三水区副区长方小兵表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人才资源,因此要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解决住房问题,引才聚才、留人留心。

擦亮湾区之源生态名片

美好的城市生活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水生态禀赋优异,山水林田湖自然风貌独具一格,城乡相接,古今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水区委全会提出,要进一步优化三水生态格局,全面挖掘城市内部滨水空间的价值,沿北江岸边打造十里生态滨水景观带,建立城在园中全域公园体系。

“三水要用好生态禀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三水。”芦苞镇党委书记杨军表示,落实到芦苞,就是要立足于良好的生态基础,不断加大投入推进环境治理提升三大战役,为擦亮湾区之源生态名片出一份力。

林均恒表示,在推进三水新城建设中,云东海街道将把水生态禀赋融入城市整体风貌中,“向水要绿”打造城市绿色景观,加速打通城市水轴,打造城市生态主动脉,建设“城在山中、城在水中、城在绿中”的生态家园,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的资源。

提升城市综合品质,必须讲好“三水故事”,凸显城市特色。全会提出,实施新一轮文化三水行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以新时代精神文明涵养城市品格,讲好“三水故事”。

三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旺表示,三水将加强“祠堂+文化”经验推广,推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着力构建“全域全景+特色驱动+产旅融合”三位一体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名城。

(作者单位:佛山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