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政“十三五”成绩单出炉,多项重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南方日报讯(记者/关喜如意通讯员/叶金鑫)“全省慈善组织1382家,居全国第一;407个‘双百’乡镇(街道)社工站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732万人次;全省福利彩票销量达1002.61亿元,保持全国第一;寻亲成功数量位居全国首位……”1月5日,广东民政“十三五”成绩单出炉,其中多项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十三五”时期,广东省民政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专精细实”的工作作风,着力推进民政领域“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五大工作体系建设。
月人均城乡低保标准
年均分别增长11%、12%
“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位居全国前列。”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民政相继制定修订社会救助条例、低保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底线民政信息化核对和流浪救助管理信息系统。
截至目前,全省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41.5万人,月人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870元、712元,年均增长11%、12%。特困供养人员22.4万人,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为年人均16970元、13800元,年均增长30%、16%;临时救助逾50万人次,平均救助1200元,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急难问题。
另外,广东省民政部门创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模式,开展寻亲送返专项行动,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6.2万人次,寻亲成功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高龄老人津贴制度
惠及250万老人
在养老服务方面,广东省全面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推动机构养老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全省财政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
截至2020年9月,全省共有养老机构1834家、养老床位48.27万张,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41.3%和108%。全省共打造172个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456个农村“幸福计划”项目、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万余个。
另外,广东省老年人福利制度基本建立,截至2020年3月底,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惠及老人20万人,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制度惠及老人22.7万人,高龄老人津贴制度惠及老人250万人。
五年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
服务残疾儿童
目前,全省共有孤儿1.6万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孤儿最低养育标准由2016年每月1340元和820元提高到2020年每月1820元和1110元,涨幅均超35%。
在困境儿童帮扶救助方面,广东省持续开展“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已累计下拨中央福彩公益金4806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在校孤儿每人每年发放1万元助学金;同时,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5年间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服务残疾儿童超1.1万名。
为了更好地开展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广东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省建设完善儿童福利机构106家。全省社区儿童之家已达2万多个,已配备儿童主任27240名,儿童督导员1788名,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村(居)全覆盖。
建成407个“双百”
乡镇(街道)社工站
在社会工作方面,广东民政服务地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服务领域更加多元,服务对象更加聚焦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
2020年11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启动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以专业社工充实基层兜底民生服务力量,把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村(居)社会工作服务点打造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阵地。
目前,407个“双百”乡镇(街道)社工站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732万人次,接下来将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新建公益性公墓147个
免除殡葬服务费约27亿元
在其他社会事务方面,广东民政稳步推进。全省民政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持续深化,加强殡葬公共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建公益性公墓147个、公益性骨灰寄存设施86个、海(树)葬纪念设施56个。目前,广东省已全面落实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政策,免除费用总额约27亿元。
另外,全省民政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创新开展婚姻登记服务,推进异地办理婚姻登记试点工作。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云浮实现“全城通办”;在全国率先制定并统一全省婚姻登记机关形象标识;创新启用婚姻登记证二维码、率先启用结(离)婚证电子证照;提供免费结婚登记颁证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