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策划|词说广东2020:区域引擎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悄然迈向都市圈时代,同城化浪潮奔涌。过去一年,广东不断加快都市圈建设步伐,众多新老CP在区域竞合新赛道上奋力角逐,成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2020年5月,《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发布,广东规划的五大都市圈——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都市圈正式揭开面纱。
深汕合作区加速与深圳一体化发展。图为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
规划建设五大都市圈,是广东按照中央顶层设计,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一次探索。早在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培育“都市圈”上升到国家层面。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业内专家认为,规划建设都市圈,能够更加有效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与周边城市更加高效规划轨道交通、通信网络、户籍管理、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随着五大都市圈规划出炉,广东各地内部合作也愈加频繁。
发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广东建设五大都市圈的“先手棋”。
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批复发布,深圳多条地铁延伸至东莞、惠州;《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将共建广州地铁28号线、佛山地铁4号线等14条跨市轨道和增佛高速等29条道路;粤东城际铁路三个项目同时启动招标,承担起汕潮揭三市主城区与高铁站、潮汕机场之间的快速连接功能,汕潮揭都市圈迈出坚实一步;广湛高铁湛江湾海底隧道动工建设,茂湛高速扩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各大都市圈成员一体化发展明显加快。
汕头亚青会场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有专家指出,GDP并非都市圈规划的唯一考量因素,更需要考虑的是人口规模、角色定位以及协调发展。五大都市圈,正如人手五指,长短不同,功能各异,但当用力并拢,就能打出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拳。
做强都市圈中心,打造区域核心引擎,各地频出实招,全力塑造经济增长“领头羊”。湛茂阳三市首次召开联席会议,探讨三地整合优势、协同发展、串珠成链,共同研究携手共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新机制,打造湛茂阳都市区沿海城市带、产业集聚带、滨海旅游带;2020年12月28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通车,标志着汕头、潮州、揭阳三市“1小时生活圈”即将到来;珠海加快培育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聚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城市群经济新引擎。
借助城轨、路网建设以及产业园区共建,广清一体化“战果连连”、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一日千里”、汕头和湛江省域副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在区域引擎带动下,广东以珠三角城市群为引领、五大都市圈协调发展的“一群五圈”城市发展格局逐渐成型,一幅城乡互补、深度融合画卷已徐徐展开。
年度案例|广清一体化按下“加速键”
2020年11月30日,广清城际正式开通运营,首日客流量即突破1万人次。
广清城际采取公交化运营,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清城站至花都站大站停单程旅行时间约16分钟,这让经常奔波两地的市民深感喜悦,“票价不算贵,速度也快,非常方便”。
广清城际开通首日,沿线居民纷纷拍照留念。
城轨通车是广清一体化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广清两市联合印发的《高质量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以及《深化广清一体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文件都明确提出,“把清远作为广州的一部分”“将清远当成‘广州北’来规划建设”,统筹考虑产业、交通、生活等要素,形成更紧密的广清一体化格局。
围绕“湾区所向,广州所需,清远所能”,清远大力实施“广州总部、清远基地”“广州总装、清远配套”“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合作模式,广清正共同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全产业链集群。作为广清合作的重要载体,2020年上半年,广清产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逆势同比增长62.3%。
从交通到产业,从人员交往到资金流通,广清一体化正不断加力升温、提档升级。
深汕合作区“起飞”
2020年12月30日,深汕人民医院正式开工,将打造成为粤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医学中心,这是深汕合作区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案例。
从对口帮扶的产业转移园,到深圳第“10+1”区,这座产业新城上演了高质量发展蝶变。最新数据显示,深汕合作区的常住人口已达13万人,而在两年前辖区常住人口还不足6万人。
深汕合作区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图为深汕海洋智慧港。
肩负着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先行探路的重大使命,深汕合作区聚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速与深圳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和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深汕合作区已供地产业项目96个(88个来自深圳),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985亿元、预计年税收约70.3亿元。
除了高端产业集聚,这里的城市配套也“突飞猛进”:首个对标深圳标准的学校——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迎来首批新生;为实现“住有宜居”,未来三年将规划建设8万多套人才安居房和公共租赁房;时速350公里的深汕高铁开工,建成通车后,深汕合作区到深圳市中心只需半个小时……
汕头湛江领跑“东西两翼”
2020年10月30日,在汕头招商局港口广澳港区7号泊位,伴随着标箱稳稳吊装至货轮,标志着汕头招商局港口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广澳港区所在地濠江区,承载着汕头临港产业的腾飞梦。
进入“十四五”时期,已过不惑之年的汕头特区提出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汕潮揭都市圈发展。
发展,从产业落笔。汕头通过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旅产业、现代农业4个新兴支柱产业,为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汕头的82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超151亿元,7大重点产业片区建设持续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湛江金沙湾如今已是高楼林立。
在另一边的广东西海岸,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湛江综合保税区,是粤西首个综合保税区。这个规划用地面积2.09平方公里的区域,将成为湛江布局省域副中心城市棋盘的重要一子,进一步增强湛江辐射粤西地区的能力,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自贸岛建设。
基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湛江携手茂名、阳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2020年,湛茂阳三市签署《协同推进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湛茂两市签署《空港经济区框架协议》,一致同意以轮流主办的形式,定期召开三市联席会议,掀开三地同城化新篇章。
策划:谢思佳
统筹:骆骁骅张西陆
记者观察:高静宁朱紫强
案例:谭超陶清清韩安东
海报:潘洁
制图:陈乐
摄影:张贵曾亮超彭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