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办企便利度达国际先进水平
2月1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度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评估报告》。评估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广东开办企业需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程序,平均耗时2.87天,成本为刻章费用平均约300元,无最低实缴注册资本限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底,全省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84.9万户,占全国市场主体总量十分之一以上。全省每千人(按常住人口计算)拥有企业54户,超过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其中,珠三角地区每千人拥有企业89户。
企业便利注册激发市场活力
开办企业便利度被视为营商环境的“试金石”。
从企业开办程序和时间来看,商事制度改革前,广东开办企业需14个程序,办理时间需35个工作日左右,有最低实缴资本的限制,需缴纳一定的行政规费。
经持续改革,至2019年12月,广东开办企业程序从14个压缩为3个(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办理时间从35个工作日压减到3个工作日内,跑动次数从20多次压减为2.93次,取消了最低实缴资本的限制,实现了政府零收费。
“按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测算,广东开办企业便利度达到国际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文献介绍,近年来,广东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先后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经营范围规范表述、住所申报、“多证合一”改革等,企业登记门槛大幅降低;深化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试行清税“承诺制”,破解企业注销难,授权深圳市先行探索建立企业强制退出制度,试点企业“除名”制,开展依职权注销企业试点。从“先证后照”到“证照分离”,从改革登记审批到精简经营许可,从压减环节到实现全面“一网通办”,商事登记制度实现根本性变革,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随着企业注册越来越便利,广东市场主体迸发出蓬勃增长态势,市场活力充分激发。商事制度改革8年多来,我省累计新设市场主体超过1426万户。2020年,全省日均新设企业3193户,超过全国日均新设企业(2万户)的七分之一。目前,广东市场主体总数、企业数、外资企业数、私营企业数等指标持续稳居全国第一。
从地域分布来看,截至2019年12月,广东各市开办企业便利度前10名从高到低的排名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江门、肇庆、珠海、韶关、梅州、中山。全省开办企业便利度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州、深圳仍是全省开办企业便利度的领头羊。
以广州市打造的首个开办企业“5G智慧导办”为例,广州运用5G、大数据等新科技手段,创建知识库、问答库,平台指引全面数字化、可视化,每一填报事项均能一键获取智慧导办,导办机器人和后台导办人员通过5G可视化等手段,即时与企业点对点沟通。2020年11月上线以来,新服务已为1.7万家企业解答导办咨询3.5万多次,有效缓解传统渠道咨询压力,极大提升网上办企便捷性和体验感。
大湾区一体化持续迭代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商事登记一体化也在不断升级。
省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处副处长廖俊君介绍,为便利港澳投资者来粤投资,2017年6月,广东以全程电子化为基础,推行商事登记“银政直通车”服务——利用银行网点资源,将商事登记受理窗口向前延伸到各银行网点,便利企业提交申请。该服务以中国银行香港、澳门分行为支点,2017年就在澳门和香港落地,实现离岸受理、远程办理。
几年来,广东与港澳公司登记注册部门保持密切交流,每年都组织各市登记部门到港澳举办商事制度改革新政宣讲会,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互动频繁。在司法部支持下,深圳、东莞、广州南沙等地已试用简化版商事登记公证文书,公证文书跨境信息化流转工作正在进行系统对接。
下一步商事制度改革将如何发力?评估显示,目前,我省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对比世界最优的1个程序和0.5天,企业开办环节和时间仍有压缩空间;“一网通办”广度深度有待提升,开办企业“网办率”不高,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存在堵点,用户体验有较大提升空间;改革推进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各市开办时间和跑动次数差距较大。
对此,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高怡冰建议,全省和各市应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以创新举措、提升效率、压缩环节、优化服务、提供便利为重点,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提升我省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升级“一网通办”系统,进一步优化开办流程,实现“一表申请、一网通办”,将企业开办流程整合为1个环节;借助新技术,继续提高商事登记设立、变更、注销全链条“网上全流程”办理比例,推进“零见面”的政务服务模式,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此外,要继续优化三地投资便利化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密切交流,以期尽早实现规则对接、业务对接、系统对接,实现“湾区通办”“跨省通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王佳欣
实习生芦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