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下午,一列满载电子、机电和轻纺等产品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平湖南站,在亚欧大陆一路驰骋,奔赴13438公里外的德国杜伊斯堡,这是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出的第40趟中欧班列,开行列数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471.4%。该班列从深圳出发后,经阿拉山口出境,预计16天后抵达杜伊斯堡。

目前,大湾区范围内石龙、平湖南、大朗、常平等站点均已开通中欧班列,主要开往德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沿线国家。“从最初试点零散发送,到如今统一品牌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增添了不少新线路和新货源。”东莞石龙站货运主管蒲穗告诉记者,俄罗斯、德国等轻工消费品进口需求较大,作为“一带一路”的起点,粤港澳大湾区正是轻工产品制造的“桃花源”,开始面对“新事物”时,大多数外贸企业都保持观望态度。“在中欧班列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中欧班列感兴趣。”目前,石龙站已开通“粤新欧”“粤满俄”两条通道,开行跨境班列600余趟,货源品类达500余种。”

“中欧班列齐聚时效、成本、运量和稳定等优势,在跨境运输中享有盛誉。”中外运深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谢汉青认为,“尤其是面对疫情时,空运、海运受到桎梏,中欧班列的稳定开行不啻于雪中送炭,因此与沿线国家客户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与国内外客户、中国外运华南有限公司、海关等积极协调,同时与广州机务段、车务段合作部署,保证车源、箱源,确保班列顺利开行。”广铁集团广州货运中心相关负责人卢浩介绍。中欧班列的开行,对外涉及国家间政策,对内关系到各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业间协调。中欧班列在逐渐成熟,由政府补贴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逐年映射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力量”。

中欧班列一改以往传统模式,“互联网+通道”的跨境电商中欧班列开始出现,特别是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这条“网上丝绸之路”打通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促进了服务要素跨境流动。

【南方+记者】刘倩

【通讯员】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