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年,早在2019年,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民盟中央原副主席温思美就提出建议,要建立大湾区高校教育协同发展便利化联动机制,两年过去了进展如何?有什么难点?未来应该如何更好地谋划?日前,温思美接受记者采访,他指出,深圳的产业创新基础决定了其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和教育作用中的龙头作用。作为先行示范区,要扮演好龙头角色需要政策支持,其中包括放宽中外合作办学的约束、为跨境科技交流提供便利,以及人才和税收的相关政策等。

全国政协常委温思美。

粤港三地高校合作优势:资源丰富,合作基础深厚

温思美表示,粤港澳三地高校合作本身有较好的基础和优势。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地高校在学术交流、人员往来、联合招生和合作科研方面都有较好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加之粤港澳三地高校资源丰富,彼此之前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将能为大湾区的科教创新发挥基础作用。他介绍,珠三角地区有130多所高校,香港有20多所高校,澳门有10所高校,这些高校有相当一批学校位于世界100强或世界300强以内,这三地的高校如能进一步相互合作、协同发展,将在学科布局、创新能力方向各取所长,发挥其强大的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过去两年,粤港澳三地联合建立超100所研究机构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自规划实施以来,两地高校的合作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联合招生、互认学历和学分、学者的交流、联合办学这四个方面都有了更长足的发展。温思美透露,过去两年来,粤港澳三地高校联合建立的研究院或研究机构已超过100所,部分学校还与港澳学校建立了联合办学机制,包括港澳的学校在珠三角办分校、设立研究院和科创中心,这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合作体制和机制。

值得欣喜的是,这几年在各界关注、从中央到省市粤港澳三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粤港澳三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一年粤港澳三地的教育主管官员都会召开联席会议,协调三地在高等教育合作的重要事项。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定期的会议制度,如在粤港澳三地建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其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已经吸引了超过80所院校参与,其中粤港澳三地的主要学校均加入了该组织。“在推动粤港澳三地教育深度合作方面,这些联动机制和相关探索都在加速三地教育合作的深化和效率的提高。”温思美对这些探索表示肯定。

目前提案进展:实施上先易后难,还较缺乏特殊顶层设计

2019年,温思美就提交了关于建立大湾区高校教育协同发展便利化联动机制的建议,两年过去了,进展如何?他介绍说,总体而言,该提案得到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在答复过程中对意见和建议给予了具体措施,并分阶段推进执行。其中执行所采取的方法,基本上还是“先易后难”,先易就是在原有粤港澳三地教育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民间的交流和合作,包括三地高等院校师生的交流、科技合作方面的交流,以及在不改变以前教育体制的情况下合作办学和共同建立科创中心和研究院,这些进展都比较大。

但目前不足的地方,还是缺乏顶层设计。他指出,在原有中外合作办学上,如何解决粤港澳三地作为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特殊需要,来确定三地办学的新机制,无论是联合办学,还是港澳地区高校在珠三角独立办学,还需要进一步协调,需要顶层设计和制度保证。

深圳在大湾区中属龙头,但需创新政策发挥“先”行作用

2021年,深圳市在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中,就提出了加快香港大学在深办学落地进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特色教育园区等要点。作为先行示范区,应如何在高等教育发力,以更好发挥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之于大湾区发展的作用?

于此,温思美给出了两方面的答案。他表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是三大龙头之一,凭借其产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将为粤港澳三地教育科技深度合作提供很好基础。但需要关注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它的“先”主要“先”在创新,不仅仅是在科技和产业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制度和机制上的创新。

“接下来需进一步推动深圳发挥先行示范区、国家创新城市的角色,同时在大湾区发展中扮演龙头的角色,这就要求国家在科技创新和教育合作宏观政策方面进一步协调,包括进一步放宽中外办学的有关约束、为跨境科技交流提供便利条件,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才政策、税收政策和其他政策。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大湾区整个发展过程就要打折扣,同时含金量也缩小了。”温思美表示。

在省级政府层面,他则关注到了珠三角各市的“竞争”关系。为此,他建议省政府要联合珠三角,协调各市尽快出台区域创新规划及落实相关政策,“避免各个市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合作方面,彼此间只有竞争,缺少合作的局面。”

南方日报记者蔡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