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严冬雨雪多,古道田头风如割,枪林弹雨穿身过,出生入死斩阎罗。寒风卷红旗,军帽冰雪裹;家有薯半箩,瑶山土药多……”近日,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一曲以红色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原创歌曲《红军哥》,在推出后引起广泛反响,收获百万流量。

这是韶关立足当地红色资源禀赋,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开好头、起好步的缩影。连日来,韶关各地各部门纷纷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创新方式方法,在开展专题学习、组织专题培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加强宣传引导五个方面重点发力,形成具有韶关特色的实施路线图。

当前,韶关全市上下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热潮,进一步凝聚起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强大合力。

用好资源优势

挖掘演绎当地红色故事

“红军哥哥进屋坐,老妹给你熰堆火……”韶关乳源当地村民许汝年介绍,《红军哥》部分歌词选用客家话,既生动又接地气。

1931年2月,红七军转战乳源,红军战士血洒疆场,400多伤病员隐蔽该县的铁龙头村养伤,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搜捕,乳源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救护。《红军哥》传颂的正是这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也唱出了粤北客家人的心声。

《红军哥》由韶关乳源文史专家、作家许化鹏作词,著名作曲家孙宝全作曲,中国武警总队政治部青年歌唱家刘若颖首唱。“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十分重要,像这样的优秀作品,非常接地气,可以更好地把党史故事讲好传播出去。”乳源县委书记钟沛东说,下一步,将继续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有乳源地方特色的红色故事挖掘好、演绎好,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出去,告慰为革命牺牲的英烈。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韶关有着丰富的资源优势。韶关是红军长征途经广东的主要地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红军转战韶关,留下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目前,韶关登记革命遗址数量达798处,其中省级重要革命遗址502处,位列广东前三,这为韶关更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精神财富。

用好资源优势,韶关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如韶关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学党章、党规、党纪、党史”专题知识竞赛,共有来自全市消防系统10支队参赛,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南雄市各镇(街道)、各单位迅速行动,陆续开展了“党史宣讲”“党史朗诵比赛”“‘线上+线下’党史学习教育小课堂”等一系列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大喇叭“村村响”

打通宣讲“最后一米”

“红军长征出发比较仓促,这是一次大规模的长时间行军作战,在饮食这个基本问题上,是无法考虑更多和长久的……”连日来,韶关仁化县广袤农村大地上的“村村响”大喇叭,每天12时、17时30分准时广播《党史小故事》。听党史逐渐成为村民们生活的“标配”。

“原来党史就在我们身边,比如红军长征经过恩村,祖辈们开门迎接红军进村休整,还捐粮捐钱给红军补充给养……”城口镇恩村村委干部蒙秀鹏告诉笔者,播放的《党史小故事》通俗易懂,村民们很乐意听。

今年3月以来,仁化全县乡村1700多个大喇叭同时发声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宣传党的历史、党的知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播放了《草鞋走出的长征》《一份藏在屋檐下的入党誓词》等小故事,打通了党史宣讲的“最后一米”。

韶关还利用全媒体传播手段,让党史学习教育的底色更足。自3月1日起,韶关市直媒体全媒体平台策划推出“韶关百名革命人物”“百年征程烽火粤北”等宣传专栏,并安排记者深入一线,讲述史实、探访现状。同时,推出大型系列融媒体报道,宣传韶关百名革命人物事迹,系统回顾发生在韶关境内的党史重大事件,挖掘感人细节,讲好韶关红色故事。

韶关还积极协调组织主流媒体来韶探访重要红色遗址,刊发多篇报道,宣传韶关红色遗址保护和活化利用情况,为韶关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建设广东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发声助力。

南方日报记者唐音叶志强潘俊宇

通讯员赖南坡李巧谭玉玲肖晓珍郑忠辉李思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