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房屋937套,改造危旧房屋1126套……一家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让百姓温暖、让市场满意的答卷。

“有了厨房,通了暖气,没掏一分钱住进了崭新的二层独院小楼,比起过去一到下雨老房叮咚哗啦漏,生活可有盼头了!”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下老芳村的村民张建立一家,不久前从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搬进了异地安置的幸福新村。在距离下老芳村40多公里的涞源县十八盘幸福新村,2019年5月迎来了村中第一家民宿,张小五一家在搬进的新房里吃起了“旅游饭”,民宿干净整洁,农家菜很受游客欢迎。他说,“大家住上新房,心思活泛起来,明年开春后,村里还会有几家民宿陆续开张。”

地处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涞源县,从1986年起就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今变了模样。

2017年12月,华夏幸福与涞源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对口帮扶涞源整县脱贫框架协议,第二年初,又果断掏出2亿元资金,用于整村搬迁安置、改造危旧房屋、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光伏产业,并根据实际建设情况不断投入……帮扶覆盖的全县17个乡镇133个村、群众1.2万余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对口帮扶项目已经全部竣工交付。两年来,华夏幸福完成了涞源县金家井乡十八盘村与斜山村、上庄乡下老芳村、留家庄乡团圆村以及东团堡乡汤子岭村的新建,建设房屋937套、改造危旧房屋1126套、提升改造公路6.8公里。同时,华夏幸福在各个新村大面积配建村委会、卫生所、戏台、小学等公共设施,其中,十八盘村还新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马厩。

“公司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派出近百人专业团队常驻涞源,除了与县领导班子多次沟通,几乎走遍县里每个贫困村,了解真实情况和村民需求,在详实调研信息的基础上确立扶贫时间表,幸福成果已经初现”,华夏幸福涞源项目负责人贺焱表示。

精准扶贫,是华夏幸福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创立于1998年的华夏幸福,早已确立“产业新城助力幸福生活”的理念,在致力于产业新城投资、开发、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多样化、多渠道地打造志愿服务模式。

“在产业新城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如新居民缺乏归属感、原住民就业压力大、产业工人工作环境隔离等。”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提出,产业新城除了要具备硬件设施,更要具备精神内核软实力,志愿服务理念和成效要真正渗透至产业新城建设每一环。

怎么做?近年来,华夏幸福党委在固安产业新城等多地实践中总结出“1+1+2+X”幸福志愿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志愿服务组织,成立产业幸福荟、社区幸福荟为载体的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打造结合区域实际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党员带头、建立组织、整合资源、创新服务等方式,集聚华夏幸福党员、新城新老居民、产业工人等力量,书写“幸福志愿者”的故事。

“‘幸福志愿者’已由最初10多名党员构成的小组织,发展为现在1.5万多人的大集体。”华夏幸福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各基层党组织也纷纷随之成立志愿服务组织,越来越多的居民和产业工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增进自我能力素质的提升。

华夏幸福党委副书记刘旭表示,华夏幸福根据不同产业新城地方需求差异,通过服务领域的多样化、参与群体的多元化以及专业能力与项目化体系的支撑,将志愿行动从“自发”变成“常态”,努力兑现“产业新城助力幸福生活”的社会责任理念,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做一个有温度的企业。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04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