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两名新冠肺炎患者微笑着走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康复出院。至此,在这所由四川医疗队对口支援的医院累计收治的434名患者中,已有82人治愈出院。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武汉市第一批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定点医院,也是四川省前两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集结地。自1月26日进驻以来,288名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一直在这里坚守。2月9日,由30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又向着湖北“逆行”,这已是四川省派出的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出征——

带着四川人民的感恩之情

1月25日,四川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138位队员奔赴湖北。这批来自四川省多家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勇于担当的医者仁心,也承载着四川人民满满的感恩之情。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来,湖北人民和广大医务工作者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四川人民不会忘记。”四川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医务工作者将以抗震救灾精神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与湖北人民一道,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是汶川的呀!”这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护士佘沙申请加入援助医疗队的“硬核”理由。今年24岁的佘沙经历了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也目睹了在党和政府关怀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抢险救援队冒着持续余震抢救幸存者,以及恢复重建时期全国人民对地震灾区人民无私的奉献。得知要组建援助医疗队,佘沙多次报名,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第三批援助医疗队队员。

听说要赴湖北支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孟凡琳积极报名,为此还推迟了婚期。“我的未婚妻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听说我要参加援助医疗队,她非常支持。”

逆行——

让党旗更加鲜艳

1月23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护士长刘之超第一时间响应院党委号召,报名参加援助医疗队。此时,她刚从对口支援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返回成都。理塘海拔4000多米,刘之超高原反应严重,回到成都才两天,但她仍下定了决心,她说:“我是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党员,缺氧不能缺精神!”就这样,还没从高原地区缺氧中缓过劲来,她又进入了佩戴防护用具造成的缺氧状态。

在四川援助医疗队里,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与此同时,在这支队伍里,在援助工作中,又有许许多多援助人员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所感动,成长为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坚定了入党的决心。

来自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许秋英就是其中之一。23岁的许秋英在学校时就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去年又递交了第二份申请书。这次经过争取,她参加了援助医疗队。她和同事们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做好准备工作,晚上十点以后才能休息,每天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都已湿透。她告诉记者,虽然参加工作5年了,也经历过一些急难危重工作,但这次的经历让她一生难忘。当记者问到何时可以回家时,许秋英的回答十分坚定:“我是一名医务人员,也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必须等疫情控制住了才能回去。要不然,回去还是不放心!”前些天,她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三份入党申请书。

奉献——

舍小家为大家

一个个舍小家、为大家,奔赴前线,全力救治患者的感人故事令人动容。

四川省人民医院博士、主治医师孙颖的妈妈是一位感染科医生,再过一个多月就要退休了。2003年,孙颖的妈妈就曾站在抗击非典的前线,得知女儿请战要去湖北,妈妈以简简单单的4个字加以鼓励:“这就对了!”孙颖特意把17年前自己和爸爸去医院前线探望妈妈时拍的照片带在身边,以激励自己。孙颖说:“妈妈特别支持我去武汉,我想对妈妈说:我来接班了,您可以放心退休了。”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黄嬝是四川第一批援助医疗队队员,孩子刚满周岁,父亲刚做完颈椎手术。面对家中的实际困难,她也有过些许犹豫。在武汉,她强忍心中的惦念,没有向他人透露,直到她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家才知道了她家中的困难。面对大家的关心,黄嬝平静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我的一点小困难在国家危难面前不值一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钟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