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更具“温暖的力量”
切实提高产品质量,把“土特产”做成“高大上”,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拉动扶贫产业良性循环;量化扶贫效果,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的利益分配机制,不辜负消费者的热心善举
知名电视主持人、艺人和“网红”跨界组合,一起为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直播“带货”;市委书记、县长现场变身“吃播”“段子手”,宣传地方土特产品;北京等多个城市在商场、广场办起消费扶贫产品展销;28个部门联合开展30项具体行动,解决贫困地区农畜产品滞销问题,持续释放消费扶贫政策红利……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这样的消息令人感动与振奋。
消费扶贫好处多。从供需双方角度看,“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解决了农产品“远在深山人未识”的难题,稳定其增收预期,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对产业发展而言,越来越多的消费扶贫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供需双方可以有效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根据大数据对市场形势做出判断,调整产销策略,实现产业升级。借力“社交+电商”的营销模式,更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人人可为、处处可行,使脱贫攻坚拥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消费扶贫还体现了守望相助的协同发展理念,让经济行为具有暖人、聚人的文化力量。从这个角度说,消费扶贫不仅有效利用了14亿人口的大市场,也更好地建设了14亿人的精神家园。
目前,各地各部门踊跃开展消费扶贫活动,成果丰硕,不仅大大缓解了疫情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影响,也强化了消费者对许多农副产品的产地、品牌认知,为今后这些产品持续拓展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提高消费扶贫效率,推动贫困地区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融入全国大市场,还有一些工作需要持续强化。
在产供销环节,还需要增强质量意识。产品既要迎合绿色消费趋势,突出“原产地”“原生态”等特色,也要解决好标准化、品牌化等问题,完善生产标准以及质量可追溯体系。此外还要尽快突破供应链瓶颈,重点解决产后分级、包装储藏、冷链物流等堵点、痛点,让农民辛辛苦苦种养出来的产品“卖相更好”,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对此,管理者们不仅要高声“吆喝”,还要贴心服务,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积极跟踪市场信息、搜集消费者反馈意见,帮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找差距、补短板,让“土特产”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拉动扶贫产业良性循环。企业和贫困群众要科学调整种养结构、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强化网络营销等方面的学习,从被“扶着走”“拉着走”转为引领消费热点,打造“爆款”“名品”。
对消费扶贫的成效,还要加大考核力度。目前,消费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已被列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工作的考核内容,量化分解,激励鞭策广大干部把任务落实落细。不过,人们还普遍关心另一些量化指标——每一单消费扶贫开支,贫困户从中受益多少?目前消费扶贫模式中,对口支援定向采购、团购较多,各环节补贴也不少,如果这些资金落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居多,落到贫困户口袋较少,那就违背了政策初衷,也辜负广大消费者的热心善举。近年来各地对消费扶贫有一些创新实践:比如增收提前计入法,把需要增收的额度提前计入农产品价格,每销售一件农产品农户就要得到一份收入;投资生产分红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主体利润分成、股本分红;多元增收法,贫困户可以从土地出租、田间务工、餐饮服务等多方面增收……可以尝试推广这些地方经验,更好地保护贫困户利益。
依靠制度优势,利用市场需求,让“买买买”的巨大能量更有温度,变成贫困地区稳定持续的发展动力,大有可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7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