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五年 达能借收购重启奶粉本土化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迈高乳业(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迈高”)发生了多项变更,其中在股权结构上,青岛迈高变为由达能全资持有。这意味着,时隔五年,达能再尝拥有本土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的“滋味”。业内人士称,“奶粉新政”实施以来,通过收购拥有配方注册的奶粉企业,是目前外资奶粉企业丰富其配方注册奶粉品牌最便捷的渠道,这也是此次达能100%股份持有青岛迈高的目的所在。完成收购后,达能有望完成线下实体经销、国内电商销售、跨境电商等全渠道布局,有助于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提升其在行业的竞争力。
收购本地奶粉
5月31日,达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达能与澳大利亚Saputo Dairy Australia (SDA)公司已达成协议,收购SDA旗下青岛迈高(Murray Goulburn Dairy(Qingdao)Co.,Ltd.)100%的股份。
青岛迈高成立于2000年2月,经营范围为生产、加工、批发婴幼儿配方乳粉及乳制品(产品30%外销)等。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查询工商登记信息发现,目前青岛迈高发生了多项变更,其中,青岛迈高唯一股东(发起人)从Saputo Dairy Australia Pty LTD变更为了Danone Asia Pacific Holdings Pte. Ltd,认缴出资额为500万美元,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同时,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从Richard Charles Wallace变更为李鹏,后者也出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兼经理。一同变更的公司其他主要人员还包括王艳琦、唐斐出任董事,樊平出任监事。
事实上,这并不是达能首次在中国拥有奶粉工厂。此前,达能曾经在中国生产和销售多美滋品牌奶粉产品,并做到国内奶粉市场份额第一。然而2013年8月,多美滋曝出“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虽然后来被证实为乌龙,但品牌形象受损,中国区的业绩一路下滑。2014年,多美滋销售额13.19亿元,净亏损7.71亿元。
2015年12月,蒙牛乳业与雅士利联合发布公告称,雅士利与达能已达成收购协议。达能以12.3亿港元出售了多美滋中国的全部股权,接盘的是蒙牛控股的雅士利,当时的交易也被视为达能甩掉一个包袱。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在华“脱手”多美滋,达能奶粉业务在中国的足迹从“主要是由本地品牌和国际品牌两部分所组成”,变为聚焦于旗下的国际品牌。距离上次在中国市场把多美滋品牌出售给雅士利五年后,达能借助完全收购青岛迈高,再次拥有本土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这也成为达能敲开中国庞大消费市场大门的一块金砖。
意在配方注册
业内普遍认为,达能重启中国本土奶粉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关于奶粉配方注册新规定的实施。
在达能出售多美滋在华工厂后,2016年10月1日新实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第九条中规定,在境内生产或向境内出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依法取得注册证书,每个生产工厂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每个配方系列包括婴儿配方乳粉(0-6月龄,1段)、较大婴儿配方乳粉(6-12月龄,2段)、幼儿配方乳粉(12-36月龄,3段)。
对于未能在“奶粉新政”实施后顺利通过配方注册的品牌,其奶粉产品便无缘在中国线下门店进行销售,只能依赖跨境电商平台以及代购等个人渠道。因此,许多海外奶粉品牌虽然有不少配方产品,但也只能忍痛放弃,无法一一进行配方注册。比如达能的可瑞康金装系列等,目前只能通过跨境购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尽管配方注册产品不存在总量控制,但是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近年来奶粉企业普遍感觉配方注册进展缓慢。因此,通过收购拥有配方注册的奶粉企业,是目前外资奶粉企业丰富其配方注册奶粉品牌最便捷的渠道。
“入主青岛迈高意味着达能完全控制了一家已手握中国奶粉配方注册‘通行证’的奶粉工厂。”业内人士说。
据悉,青岛迈高3个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配方已经通过了注册,其商品名称均为“迈启乐”,覆盖1-3段的产品,早在2017年11月配方已获批准,属于在青岛生产的国产奶粉。
对于收购青岛迈高的原因,达能相关负责人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投资是达能在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达能在中国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的关键举措。通过本次交易,达能将进一步丰富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种类,并凭借其在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的专业经验,更好地服务中国消费者”。
补全渠道短板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显示,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591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9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2019年我国奶粉行业市场规模为1755亿元,同比增长8.4%,过去五年复合增速为8%。预测2020-2023年奶粉行业复合增速为7%。
伴随市场扩大,达能正在进一步押注与开拓中国奶粉市场。今年2月,达能发布的2019年业绩通报显示,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6%至25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929亿元)。作为达能的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2019年销售额约占其销售额的10%。粗略推算,去年达能在华销售额约为193亿元,其中,约2/3来自于奶粉所在的专业特殊营养品业务(推算约128亿元)。
不过,达能的奶粉业务想要在中国市场继续高歌猛进,仍然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是渠道问题。“中国婴配粉行业发展到今天仍然‘渠道为王,终端制胜’的时代,各大婴配粉企业都在进行奶粉全渠道的争夺。”业内人士称。
据达能首席财务官Cécile Cabanis在2019年财报业绩会议上透露,影响2020年奶粉业务增长的,除了中国的人口增速和疫情等因素,还有注册。此前,达能新研发的奶粉产品已准备好在公司直接控制的渠道上市。但是由于注册过程按下“暂停键”,这导致达能的一些高端奶粉新品的推出时间较预计延迟。
宋亮表示,相对来说,人口增速与疫情是客观因素,不可控;注册则是企业可以主动作为的,可控。收购拥有注册配方的本土工厂,意味着接通了国内线下实体销售渠道与国内电商渠道,加上拥有注册配方之前就存在的跨境电商、个人代购等渠道,达能有望实现全渠道布局,有利于开拓广阔的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和三四线及以下的下沉市场。
目前,中国婴幼儿奶粉品牌市占率呈现出外资与国产多强并存的市场格局。雀巢市占率从2016年的13.9%上升至2018年的14.1%;达能市占率从2016年的8.1%上升至2018年的9.5%;飞鹤市占率从2016年的5.1%上升至2018年的8.6%。
“在中国奶粉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达能的危机意识始终高悬。”在快消新零售专家鲍跃忠看来,在做好下沉市场的同时,如何结合线上渠道以满足婴幼儿父母不间断购物的需求,成为外资奶粉品牌持续扩张的关键,未来如何进一步做好线上线下融合也是达能实现业绩突破的发力点。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