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含“4块方糖”?一场乌龙成了一堂精彩营养科普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日讯 随着夏季到来,饮料迎来一年里销售最旺的季节。不过,很多追求健康的人对于饮料则是格外纠结——清凉解暑虽然过瘾,但饮料中的糖分则让他们如临大敌。近年来关于饮料的健康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其中的焦点就是糖。近日,由某医院进行的一次饮料对比实验,再度引发人们对于饮料含糖问题的关注。
饮料含糖量受关注,“无糖饮料”也“含糖”?
这次实验是依据饮料包装上“营养成分表”进行评价的,针对表中与糖相关的“碳水化合物”数字进行含糖量折算。根据该医院的对比实验,在市场上购得的18种饮料中,大多数含糖量惊人。
而在这份对比实验结果中,还有个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被检测的两种“无糖饮料”的营养标签也不一样——0度无糖可乐的“碳水化合物”标示为0,按实验的折算方式含糖量也为0,符合人们对“无糖饮料”的预期。但另一款某无糖白桃味苏打气泡水却被折算出了“含糖18.24克”。而且,这次实验的受测人员在喝了这款饮料后甚至还出现了血糖值从之前的4.7升到4.9的情形。
标明无糖怎么会被折算出糖而且还会血糖升高?这一实验结果立刻引发外界关注,同时这款“无糖饮料”也遭遇了不小的质疑。根据该医院发布的样本图片来看,这款无糖苏打气泡水是当前正火的“元气森林无糖白桃味苏打气泡水”。
根据国家规定,食品包装上都需标示“营养成分表”。经济日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为了满足追求健康人士的需求,很多饮料还在表中“碳水化合物”项下单独标出了糖的含量,这是因为通常就饮料而言,碳水化合物就是来自于糖。此次该医院的实验也是依据于此,将各种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直接进行数值转换折算成了含糖量再进行比较。不过在这种折算中,元气森林的这款饮料则算是个“个例”, 其包装上同时出现了“碳水化合物3.8克/100ml”和“糖含量为0”的标识,与大多数饮料中碳水化合物与糖分的关系并不一样,这也是此次外界质疑的焦点。
专家:“赤藓糖醇”不参与人体糖代谢 能量系数为0
不过,质疑很快就被该医院自己解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其实就在该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该实验结果文章的首条置顶回复中就给人们吃了颗定心丸,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回复中首先表示“大家看到‘白桃苏打气泡水’实验结果不用过于担心、恐慌”,进而给出了专家的解读——该医院高级营养师赵卫玉解释:实际上,这款产品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赤藓糖醇,赤藓糖醇不参与人体糖代谢,能量系数为0 kJ/g。根据国家《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及其问答的规定,这款产品标注无糖是没问题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进一步查询国家卫健委2014年2月26日发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问答(修订版)》,从中也看到了国家标准中关于“赤藓糖醇”的说明。该问答第24款“关于糖醇和糖醇的能量系数”专门作出解释称,“我国相关国家标准中尚未规定糖醇的能量系数。鉴于目前糖醇在部分类别食品中使用较多,为科学计算能量,建议赤藓糖醇能量系数为0 kJ/g。”
随后记者再次核实元气森林这款产品的包装,发现其实在该产品“营养成分表”下方也对此有所标注:“本品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于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的能量系数为0kJ/g,是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糖醇”,这一点与国标问答以及该医院高级营养师赵卫玉的解读都是相一致的。
另外记者注意到,该医院对于实验受测人员饮用这款饮料前后出现的血糖变化也进行了解释——该医院内分泌科专家沈建国介绍,根据《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血糖浓度在5.5mmol/L以下时,波动范围在0.83mmol/L以内属于正常范围;血糖浓度在5.5mmol/L以上时,波动范围在15%以内属于正常范围。因此志愿者血糖值从4.7提升至4.9,属于检测浮动范畴,可以忽略。
对此,记者也对专家的说法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在《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9月27日第96卷第36期刊登了专家提到的这篇《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专家共识》,该文由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发布。文中在关于“便携式血糖仪医疗机构准入的性能要求”中对血糖仪准确度描述:当血糖浓度<5.5mmol/L时,差异在±0.83mmol/L的范围内。这也与专家的说法相一致。
一场乌龙成为一堂生动营养课:均衡饮食最健康
谜团终于解开,一场乌龙反而成为了一堂干货满满的营养健康课。对此,很多注重健康的人群表示,这堂难得的营养健康课揭示的“碳水化合物”“糖”和“能量”的关系让他们的印象尤为深刻,他们今后也会更科学地看待“碳水化合物”了。
有网友评价,其实这次事件也给自己带来了启发,那就是要注意营养均衡,无论营养成分的好与坏、多吃与少吃都是相对的,夏天适当喝饮料解渴又开心,但不管什么饮料都不要大量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