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医药全球创新布局持续落地 斩获溶瘤病毒抗肿瘤药物丰富产品管线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7月16日讯 全球肿瘤药物市场巨大的发展前景吸引着医药巨头纷纷布局新的前沿治疗药物及方式。
7月14日,全球化布局创新战略的远大医药发布公告称,拟以3000万元获得上海行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约9.7%的股权及一个董事席位,从而获得后者开发的治疗结直肠癌的全球创新水泡性口炎溶瘤病毒产品(VSV-GPM)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远大医药介绍,此次合作是公司继SIR-Sphere Y-90树脂微球和TAVO产品后,在肿瘤精准治疗和肿瘤免疫领域获得的又一全球创新产品,加强了公司在肿瘤精准治疗和肿瘤免疫领域的布局。
“继明星药物PD-1/PD-L1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后,溶瘤病毒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被称为未来最具潜力和应用前景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之一。”一位医药行业研发人士向记者介绍,PD-1/PD-L1存在应用瓶颈,例如对一些肿瘤患者无应答、耐药性等。肿瘤治疗领域尚有空白治疗市场亟待弥补,新的肿瘤免疫疗法、联合治疗方案仍是全球医药巨头布局的重点。
布局溶瘤病毒
利用病毒的力量来对抗癌症一直是科研界关注的重点。其中,溶瘤病毒的治疗方法是利用各种类型的病毒来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做出反应,并以更高的效率攻击癌细胞。由于对肿瘤细胞杀伤效率高、靶向性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和成本低廉,溶瘤病毒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治疗途径。
远大医药介绍,此次获得的是水泡性口炎溶瘤病毒(VSV病毒)属于RNA类溶瘤病毒,具有溶瘤的特点,但病毒基因不会整合至人体细胞基因组中,无基因毒性风险,安全性好。VSV-GPM为经过基因修饰后的VSV病毒产品,加强了肿瘤细胞的选择性,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VSV-GPM也是一款针对难治性肿瘤共有靶点的溶瘤病毒产品,具有该靶点的难治性肿瘤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且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案,其中包括胰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
公开资料显示,行深生物是一家高新生物科技和生物医药研发初创公司,以病毒载体及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研发和应用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病毒的肿瘤靶向性、复制能力及溶瘤活性,着力开发病毒的静脉给药及免疫联用潜力,积极推动创新性肿瘤免疫治疗技术,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的治疗方案。
远大医药表示,公司持续进行前瞻性布局,围绕市场前景广阔却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治疗领域来完善创新管线,一方面引进顶尖人才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另一方面向全球拓展,在国内外积极物色核心治疗领域的优质产品和资产标的,不断丰富创新产品线布局和重磅产品储备。
丰富肿瘤精准治疗管线
全球范围内布局创新性治疗技术及产品成为远大医药近年来的战略。
今年2月份,远大医药将OncoSec全球首创肿瘤免疫疗法产品TAVO在中国及38个亚洲其他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利收入囊中。远大医药介绍,TAVO既可以作为单一疗法,也可以与领先的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等)结合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PD-1/PD-L1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领域,溶瘤病毒和TAVO有着异曲同工之处。TAVO是通过引入外源免疫因子,诱导IL-12的局部表达,而溶瘤病毒是裂解肿瘤细胞后,内容物释放触发免疫激活,与消除共抑制信号的疗法相结合,将“冷”肿瘤“加热”。
此前,据远大医药公司人士介绍:“通俗来说,我们将有T细胞和抗癌因子对免疫检查点疗法有反应的肿瘤称为热肿瘤,目前占比20%左右,而将有少量或无T细胞对免疫检查点疗法有反应的肿瘤称为冷肿瘤,占比80%左右。根据目前临床情况,PD-1/PD-L1抑制剂在未经选择的实体肿瘤患者中,有效率只有10%至30%,即使是对免疫治疗较为敏感的黑色素瘤,其有效率也不超过40%。此外,热肿瘤在长期接受PD-1和PD-L1长期治疗后,也会产生耐药性,转化为冷肿瘤。”
近年来免疫疗法兴起,基于溶瘤病毒能够使“冷”肿瘤变“热”的特性,已经成为肿瘤免疫组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溶瘤病毒可以加强对免疫调节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率。
抢占全球肿瘤治疗市场
溶瘤病毒作为跟免疫治疗密切相关的疗法,具有独特的治疗机理,各大药企纷纷布局该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BMS(百时美施贵宝)、默沙东、强生等跨国药企纷纷斥巨资加码溶瘤病毒领域的投入。在国内,天士力也于2020年5月份从日本药企引进一款治疗胰腺癌及黑色素瘤的溶瘤病毒产品。
平安证券发布的研报介绍,国内外目前正在进行的关于溶瘤病毒的临床试验超过100个,包括单纯溶瘤病毒的试验以及与其他疗法的联用,联用疗法包括放射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等,联合疗法占临床试验数量超过50%。
在业内人士看来,远大医药持续布局肿瘤精准治疗的背后,是全球肿瘤药物市场的持续增长。数据显示,全球肿瘤药物市场预计到2025年将以7.6%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65亿美元。
单就结直肠癌市场而言,我国依然有较大及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8年中国每十万人中就有23.7个结直肠癌患者,其中RAS阳性患者占比52%。另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人数从2014年的约37.6万人增至2018年的约42.7万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约3.2%。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人数至2023年将达到49.5万人,于2018年至2023年之间复合年增长率约3%。
“通过引入授权品种,是创新药研发产业的发展趋势。远大医药上述布局,不仅有利于丰富公司的肿瘤治疗领域管线,也有助于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一位医药行业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企业而言,不仅提升了研发的成功率,还能促进本土研发能力、体系、技术专利、人才储备与创新文化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