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又来了!7天连续4度扫货 一出手就涨停
高瓴资本近乎天天见。
2020年7月20日晚间,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正药业)发布《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下称“交易预案”)。根据交易预案,海正药业将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向HPPC Holding SARL(下称HPPC)购买瀚晖制药有限公司(下称瀚晖制药)49%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预案同时提到,按照HPPC取得本次发行股份数量的上限测算,本次交易完成后,出让方HPPC将持有海正药业5%以上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HPPC是一家于2017年7月在卢森堡成立的私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HPPC目前的唯一股东是Sapphire,Sapphire是一家于2017年4月7日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注册成立的私人有限责任公司,其间接控股股东为SAP-III Holdings,L.P,为一家于开曼群岛注册的有限合伙企业。而SAP-III Holdings, L.P.的有限合伙人为高瓴资本(下称高瓴)管理的美元基金Hillhouse FundIII, L.P,该基金规模超过40亿美元。
换句话说,高瓴将通过卖出瀚晖制药间接入股海正药业。这是继健康元、百济神州与宁德时代之后,高瓴在一周之内的第4次出手。“速度快得让人恐惧。”有投资人感叹。可以说,这是高瓴价值投资体现的一场集体舞蹈,也似乎是强大的最佳呈现姿态。
经初步预估,瀚晖制药100%股权的预估值初步确定为88.50亿元至91.50亿元之间,经交易双方协商一致,瀚晖制药的预估交易价格区间暂定为人民币43.37亿元至44.84亿元。本次交易后,瀚晖制药彻底将由母公司海正药业全盘接管,持股100%。
此消息一出,海正药业复牌直接涨停。截止发稿前,海正药业股价为18.90元/股,总市值达182.49亿元。
海正曾靠“卖卖卖”增厚业绩,高瓴“带董事”入场
对于海正药业来说,这笔交易最大的“强心剂”莫过于高瓴的入局。
海正药业始创于1956年,业务前身为浙江海门制药厂,2000年发行A股上市。作为中国领先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海正药业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研发及生产药品治疗领域涵盖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内分泌、免疫抑制、抗抑郁、骨科等。
由于自身原料药实力较强,海正药业很早就开始发力国际化战略。资料显示,海正药业不仅与国内30多家知名的科研院校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还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外研究机构开展新药合作研究开发,与国外大公司通过项目转移、委托开发等模式进行合作。
这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与全球最大生物制药公司辉瑞集团的联姻。
2012年,海正药业携手辉瑞成立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海正药业占比51%。海正辉瑞制药公司是国内首批跨国制药企业与本土制药企业共同组建的品牌仿制药合资项目之一,也是浙江省在制药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之一。合资公司将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开发、生产和推广包括品牌仿制药在内的专利到期药物。
而海正辉瑞不仅是瀚晖制药的前身,也是海正药业与高瓴的初次结缘相遇。
2017年,海正药业与辉瑞集团分手,高瓴随即接手辉瑞集团持有海正辉瑞的49%股权。交易预案显示,Sapphire为购买该等股权合计需向辉瑞支付2.8639亿美元。截止本次交易前,海正药业及其全资子公司合计控制瀚晖制药51%股权,为瀚晖制药控股股东。
根据交易预案,瀚晖制药主营业务包括药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学术推广服务。瀚晖制药拥有先进的抗肿瘤制剂、口服固体制剂和高端培南类制剂生产线,采购原材料后进行药品的生产,最终销售后实现收入和利润。
据悉,在海正药业控股参股的公司中,瀚晖制药是最优质的资产之一。目前,瀚晖制药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辉正医药、瑞海医药、瀚尚医疗、辉正国际、瑞海国际和正康国际。
“预计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上升,盈利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海正药业提到。
一切看起来风光无限,然而海正药业自身的日子却过得捉襟见肘,甚至开始通过“卖卖卖”来增厚业绩。
根据公开资料,2019年3月28日,海正药业公告称将公开挂牌出售位于北京、上海、杭州、椒江四处的闲置房产,挂牌价格不低于评估值9226.16万元;2019年6月22日,海正药业控股子公司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通过台交所挂牌转让位于杭州富阳鹿山新区的闲置办公大楼;2020年1月7日,海正药业公告显示台州市椒江区君悦大厦A座的5套公寓拍卖成功,拍卖成交价182万元……
不仅出卖房产,海正药业控股子公司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还被曝低价向员工出售园区饲养的23只孔雀。据网传,出售信息仅挂出一天,23只孔雀被抛售一空,总共卖了15640元。
而如今,高瓴的入局,势必会为海正药业在战略、资源等各方面注入发展动能。海正药业董秘沈锡飞在采访中表示,“高瓴将会派一名董事进来。其他事宜目前尚在商讨中,还没有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海正药业的实际控制人为椒江国资公司。另外,在新冠抗病毒药物方面,海正药业曾因在2020年2月15日取得国内首个潜在治疗新冠肺炎药物“法维拉韦”上市许可而备受市场关注。
“高瓴速度”,7天内连续4次出手
论起出手速度,在现阶段资本市场上,高瓴基本无人能比。
就在一周之前,即2020年7月12日,高瓴刚刚以定增的方式入股健康元,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仅一天后,2020年7月13日,高瓴又认购了百济神州不低于10亿美元的份额;紧接着,2020年7月17日,高瓴再次豪掷约100亿元入局宁德时代,成为第九大股东。
不过,对于近段时间高瓴在资本市场上的频繁出手,有市场声音指出,高瓴的投资策略几乎是遍地撒网,这尤其体现在近期高瓴于生物医药领域的高频动作。
对此,高瓴曾表示,高瓴并不广撒网。而高瓴在创业趋势变迁中保持超高头部项目命中率的原因实则在于,高瓴始终秉持投资“三板斧”沿着中国创新、科技赋能、做时间的朋友。
“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投资于变化,通过研究洞察,把最好的生意模式带给最好的企业家。”高瓴创始人张磊曾如是描述高瓴的投资标的。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从2011年以来的10余年时间里,高瓴涉足了19个行业,共计300多次的投资,对于互联网、医疗健康、IT及信息化三大行业更是青睐有加,达到了61、54、32个项目,且都投到了头部企业。
众所周知,自2005年创立以来,高瓴资本就横跨一二级市场,沿着全阶段投资策略步步进阶。面对成长期与成熟期的企业,高瓴强调要不断挖掘潜在的企业动态价值,即张磊口中屡次提及的“动态护城河”。
实际上,在每一个投资项目里面,高瓴的角色定位都不仅仅是财务投资人,还有前沿的战略思考以及丰富的赋能工具与能力。用张磊的话说,高瓴每天在做的事儿就是琢磨如何才能帮助被投公司将“动态护城河”挖得足够深,并帮助企业家找到并满足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求。
这背后,离不开高瓴长期价值投资的底层逻辑。即高瓴可以为企业提供最长线的资本而非追求短期回报,因此完全有能力支持一个公司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战略发展。
眼下,纵观高瓴接连“扫货”的投资动作,似乎正是应了张磊常常给创业者建议的那句话:要学朱元璋“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的世界里,懂得“滞后满足”( delayed gratification)道理的人,早已先胜一筹。我把这称为选择延期享受成功。张磊曾表示。
如此,看似“停不下来”的投资节奏,还是一出手就涨的“投资效应”,是否可以代表着高瓴长期以来的蓄势正在登场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