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话|哈药总裁徐海瑛:经历改革阵痛 找准方向比加速奔跑更重要
段静远/文
作为最早一批开启混改的医药企业,2019年哈药以第二轮混改实现了更深入的市场化转型。手握1800余个药品批文、70余个保健品批文的哈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凭借“广告营销”模式为企业打开了市场通路,带来了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和零售终端市场的广覆盖。但是,近年来,行业发生快速变革,医药政策持续深化落地,哈药和很多老牌药企一样,经历了改革的阵痛,革新升级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时间的车轮不会停下来等着企业成长”,哈药现任总裁徐海瑛对财经网产经说道,值得一提的是,自徐海瑛入职哈药至今已近一年半的时间,而在此前,她曾任职诺华中国区总裁。
事实上,盲目追求创新的领先程度,而与企业过去的发展模式完全割裂是不切实际的,也难以实现。在交谈中,徐海瑛谈到,哈药未来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过去的沉淀和积累,而清楚认识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定位,或许才能让创新改革落地成型。
哈药总裁徐海瑛
清晰产品管线 ,聚焦优势领域
哈药股份所覆盖的产品面较广,据公司财报显示,公司“实现了从化学原料药到制剂、中药、生物制剂、保健品以及医药商业的全产业链覆盖”,据悉,哈药手握1800余个药品批文、70余个保健品批文。有国内老牌药企负责人就曾向财经网透露,其公司批文已有很多,现阶段要整理原有批文,理清产品管线。产品批文多,但是管线尚不清晰是国内药企的“共性”。对此,徐海瑛也对财经网产经说道,“哈药从业务形态上分为三大板块,处方药、OTC及保健品,纵然各版块价值及发展规律不同,但是当前首要任务均是选择和聚焦”,她解释道,公司目前要在1800余个批文中筛选出有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品种,已经自去年起开始进行产品的再定位和管线梳理,在梳理清晰产品后,进一步做好未来的管线布局。
在徐海瑛看来,当前仿制药中的普药产能总体呈现过剩态势,“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抓住优势领域,实现聚焦,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强化产品竞争力。”
“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和疾病谱的变迁来看,医药行业仍然有着稳定的长期可预见的发展机会”,徐海瑛以哈药各业务领域的发展情况为例分析道,哈药在儿童用药领域有着明确的竞争优势,诸如公众熟知的蓝瓶钙、蓝瓶锌等,而在龙头产品的带领下,哈药的儿药组合还涵盖了护彤、小儿安瑞克等产品。徐海瑛告诉财经网产经,近年来,哈药减少了广告投放,但是消费者对于儿药产品的质量认可、疗效认知已经形成,“儿药领域的竞争相对温和,品牌根基更重要,肯定是哈药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而在心脑血管、消化和神经领域,哈药也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正从原有的产品挖潜和新增立项品种两个方面双管齐下。以神经板块为例,公司目前有一个1.1类的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从梯瓦引进的产品组合中也包含有两个癫痫治疗药物。再加上新立项的研发品种,哈药在神经系统的药物会有4-5个,可以形成板块效应。
而谈及当下处于以前沿技术引领创新药开发最热门的肿瘤治疗领域,徐海瑛坦言道,当前这个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而哈药的基础尚显薄弱,未来的布局和规划仍在探索和计划之中,她表示,“肿瘤领域的患者人群庞大,哈药肿瘤板块原有品种有些陈旧,公司没有放弃这个领域,但投入的力度目前还没有确定。”
哈药的发展从来不乏关注和热议,在此次疫情期间一度火热的双黄连,也将哈药再次推向公众关注的视野。事实上,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讨论,在徐海瑛看来,中药的核心疗效是基于药材的质量,这也是医药企业的社会责任。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差异性非常大,而其辨证施治、个性化诊疗的固有属性,增加了标准化评估的难度。当下,更着重于通过临床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形成有说服力的评价依据,“临床数据是中西医都尊重的共同语言,以现代药学、临床数据的证据来证明,能让更多人接受和信服”,她谈到。
五年内依靠仿制药,十年寄望创新药
目前国内制药企业多数以仿制药为主,即便头部企业在创新研发上投注精力较大,也依然无法舍弃仿制药市场。而在带量采购等政策持续落地的当下,仿制药盈利空间不断压缩,低盈利甚至零利润时代正在到来,如何应对因政策调整而带来的行业变革,成为药企不得不考虑的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据了解,除了OTC这个压舱石业务板块外,仿制药也曾经是哈药的盈利重点,“仿制药板块,特别是处方药在院内市场,受到集采等政策影响,产品价格面临断崖式下跌,利润空间在压缩”,徐海瑛坦言道,保证好质量的前提下,对于药企在原料制剂一体化、成本控制等的考验不断加大。
在徐海瑛看来,如何做到上下游一体化,争取重点经营的仿制药品种上游原料可以自给,是企业未来明确的发展方向,而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通过放大生产线产能和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另一条必经之路。“在产品立项时,有机会做首仿是最理想的,但是同行也都早已在向这个方向上努力,竞争也势必激烈,要比拼眼光和技术力量了。”
事实上,仿制药领域的利润收缩,也倒逼药企不得不投注更多资源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此前持观望态度的老牌药企也开始行动起来。在创新药领域,哈药此前的动作并不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如上文徐海瑛所说,目前哈药在创新药领域仅有一个1.1类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距离获批上市还有一段距离,“时代的变革不会停下来或是调转方向,创新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入职哈药前,徐海瑛曾任职过诺华中国区总裁,对于行业创新的发展趋势她深表认同。
“哈药此前主攻仿制药领域,创新研发团队规模也相对较小,对于企业来说,第一步是要确定方向,选准疾病领域,构建有特色的技术平台,但是发展需要时间,起步阶段完全依靠自己的队伍是不现实的,时间的车轮也不会停下来等着企业发展”,徐海瑛告诉财经网产经,当前哈药希望用开放式创新的方式,定位于某些细分的疾病领域或技术平台,与科研机构、研究院所、CRO企业合作,“加快构建公司创新研发的基础,平衡创新能力积累和研发速度之间的关系。”
就在近期,哈药与哈工大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因为哈药与哈工大共处冰城,此前已有合作,但此次合作更升级为战略性、全方位的合作,在哈药原有的产品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徐海瑛向财经网产经透露道,在制药技术领域,双方确定了将外用制剂作为首个共同研发的方向,例如公司已有的巴布剂、中药传统膏药等,通过制剂技术的改良,提高药物的有效吸收、给患者更舒适便捷的使用体验。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方面,哈工大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方面具有优势,下一步哈药与哈工大将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方面开展更多合作,可能会从药店零售领域着手,更好服务消费者。
哈药曾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将推进仿制药和创新药产品的引进和合作,重点关注能在短期内带来改善产品线的项目。哈药方面曾有声音提出,混改之后,未来三年到五年,哈药的收入贡献仍靠仿制药;五年到十年能创造大块价值的,则寄望于创新药。
“广告模式”退潮 ,加速数字化转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哈药的“广告营销”模式为企业打开了市场通路,“央视广告王”为企业带来了品牌认知度的提升和在零售渠道的市场占有率扩大,但是,正如徐海瑛对财经网产经所说,在互联网时代下,“一招鲜难以吃遍天下”,近年来,哈药高密度的广告投放开始“退潮”,投入显著缩减。
院内市场受到政策影响更为显著,在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调整、推进分级诊疗的当下,药企必然需要调整渠道布局和推广模式,过去时间里,哈药更被大众熟悉的是OTC、保健品等领域的角色和形象,“但事实上,哈药在处方药领域的规模也不小”,徐海瑛告诉财经网产经,在处方药领域,院内是企业不可舍弃的市场,“目前哈药正在积极参与一致性评价,进入院内市场集采,帮助哈药填补在等级医疗中的空白市场。而作为以普药为主的企业,公司还将继续下沉渠道,铺设至二级医院、县域级医院等市场,保障百姓常用药的供应。”哈药的中药版块不常被提及,但却是公司重视的另一领域,“在中药板块,例如公司旗下的百年老字号世一堂,有诸多经典药方,公司将通过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扩展处方药市场领域。”
在疫情影响下,医院开诊率降低,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处方外流加速,在药店渠道的销售快速扩容,尤其是一些慢特病患者的用药需求,开始向院外DTP药房、线上药店迁移。
“哈药在线上渠道的布局开始加速”,徐海瑛说道,但是线上平台的特点在于消费人群的超强细分,目标群体在不同场景下的活跃度以及接受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在原有传统的市场渠道架构下,快速构建有效的数字化营销平台,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挑战很大。”
据徐海瑛介绍,哈药在过去三四年间开始布局互联网技术在各场景的应用,并在去年四季度成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深入布局数字化。在徐海瑛看来,此次疫情加速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力度和步伐,在原有数字化战略基础上加速调整、精准定位,借助数据资源力量,快速完成企业转型。
事实上,改革从来没有办法一蹴而就,比起加速奔跑,选好赛道找准方向对于现在的哈药更为急迫。在很多人眼里,哈药更多是过去记忆里央视广告中的“蓝瓶钙”、“小儿护彤”,而在徐海瑛入职哈药近一年半的时间,哈药已然有很多改革动作正在发生,而转型变革的成果展现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