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餐饮浪费需要从何处发力?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遏制餐饮浪费需要从何处发力?
新华社记者鲁畅、关桂峰、田晨旭
日前,多地、多部门发出倡议,呼吁崇尚节约、抵制餐饮环节浪费。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当前,大部分消费者能够在餐饮消费过程中自觉做到按需点、不浪费,但餐饮浪费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在商务宴请中情况较为突出。遏制餐饮浪费难点在哪里,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引导?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餐饮浪费仍不同程度存在
记者近日在多家不同价位餐厅走访发现,很多餐厅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客流量,但在一片热闹景象中,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在北京市崇文门商圈的一家人均100元以上的自助餐厅,每桌上都有“剩餐超过100g,加收成本30元”的提示。记者看到,大部分消费者都按需取餐,离开时桌面剩余餐食不多,但少量消费者存在不同程度浪费食物的情况。由于餐厅人气较高,不管剩余多少食物,服务人员都快速收拾“翻桌”,以便排位的客人能够迅速落座。近1个多小时的就餐时间里,有三四桌的浪费较为严重,但工作人员并未要求加收费用。
在宣武门商圈的一家餐厅,点菜时,服务员会根据菜量和人数善意提醒“够吃了,不够再要”。但用餐结束后,该餐厅内有两三桌存在浪费情况,特别是主食浪费较为严重,因为是午餐,几乎没有客人选择将剩菜剩饭打包带走。
走访中记者发现,有的餐厅从减少浪费的角度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一人食”,但只面向外卖平台,且菜品种类有限;有的餐厅仍然在收取总价高于人均消费总和的包间费用。一些消费者表示,由于包间费的原因会造成盲目多点菜,最终造成浪费。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家庭、朋友聚会类的餐饮消费浪费情况并不明显,而以商务宴请为主的餐饮消费则存在较为明显的浪费现象。“虽然近年来公款吃喝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一些饭局转为由企业买单。只要能报销,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难减少浪费。”“光盘行动”发起人“徐侠客”说。
讲排场、无意识、“不差钱”致顽疾难治
记者调查发现,餐饮浪费很大程度上与百姓长期以来形成的餐饮消费观念、生活习惯及餐饮企业整体运营水平关系密切。
——商务宴请讲排场造成浪费。某企业员工王女士说,商务宴请尤其讲究排场和档次,一般人均消费在300到500元,稍微高端的局就达到1000到2000元。“饭后要是杯盘一空就会让主宾显得‘扫面子’,所以菜都往多了点,造成了极大浪费。”王女士说,有次请客户吃饭,剩下的饭菜足有三分之二,“商务场合也不方便安排打包,浪费就浪费了。”
——餐饮企业水平不一存短板。记者注意到,一些中小餐厅缺少科学管理,且菜品质量有限,造成浪费。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贺保贵说,有的餐桌上一整盘菜都没动,可能就是厨师的水平不行,一些餐厅一味地搞创新、做融合菜,什么都有但口味不佳,没有拿手菜、绝活菜,消费者吃不完,即使打包回去也不吃,这就成了下一个环节的浪费。
——买了不做、订了不吃造成家庭浪费。采访中记者发现,中老年群体节约意识普遍较高,反观青年群体则不然,在餐饮消费中对价格和数量“不敏感”,时常“冲动采购”食材存放在冰箱,又因为生活节奏快没时间做饭,造成了家庭环节的大量浪费。“日常工作很辛苦,觉得不能在吃上亏待了自己,虽然自己一个人住,但常常点两个菜一份主食,吃一半就饱了,剩菜隔得时间太长也不敢再吃。”一位经常点外卖的“90后”互联网从业者说。
加强立法,紧盯重点
北京嘉和一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京京认为,应从加强立法和宣传教育两个方面治理餐饮浪费。“加强普法告知,对非主观故意违规行为,准予整改,避免直接罚款,同时加强对餐厅巡检。”
目前,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制止餐饮浪费的法规,完善餐饮节约规范,研究制定褒奖节约、惩戒浪费的政策措施,将建立制止餐饮浪费的长效机制。
受访者同时指出,法律条款应更加明确具体,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对铺张浪费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建立起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有效杜绝餐饮浪费领域的“破窗效应”。
贺保贵认为,餐饮企业不能机械地、片面地去理解“节约粮食、防止浪费”的号召,不应“蹭热点”搞形式主义,而要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