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量调结构促流通 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农产品销售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 近年来,农产品滞销事件频发,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销售遇更大挑战。全国政协15日在北京召开第4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11位委员和特邀代表围绕农产品市场监管、品牌建设、供给结构、流通体系等建言咨政。近70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
《人民政协报》16日摘发部分与会委员、专家学者的相关发言与观点建议。
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销售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拼多多CEO陈磊指出,农业的数字化水平滞后,农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产销信息不对称等是导致农产品销售难的主因。
他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推动建立有公信力的分类分级农产品统一标准,在此基础上做好标准实施的落地工作,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农产品,更好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在调研中发现,好品牌的农副产品不愁卖,且优质优价,供不应求。而大量的农副产品没有实现品牌效应,销售难问题突出。“建议把‘品牌强农’列入‘十四五’规划,重点培育农副业区域公用品牌。”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主委陈星莺则指出,提升农产品质量还应增强农产品销售市场监管水平,解决农产品销售市场监管方面存在的市场开办者履行主体责任能力不足、生产经营者履行第一责任能力不足、基层监管者履行综合监管能力不足等问题。
在农业产业方面,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指出,“产需失衡”是农产品销售难的重要影响因素。
“农业生产要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他认为,以需求为导向、引导农民按需生产是打通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产业循环的重要任务和缓解农民“卖难”的重要抓手。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辽宁省委会主委温雪琼发现,中国农业产业存在“深加工‘不深’”“农产品深加工覆盖面小”“政策对深加工产业支持不足”等问题。“农业产业整体而言发展水平不高”。
她认为,要有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必须推动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重延链融产,增强产业动能;同时注意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加速产业集聚,优化政策保障,强化科技支撑。
还有数位委员针对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物流问题提出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二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唐俊杰指出,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农产品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是“卖难”症结的破局关键。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侠认为,目前中国冷链资源碎片化严重,组织化水平较低。“建议支持有实力的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对分散的冷链资源进行整合,加快形成全国冷链物流骨干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房爱卿则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动建立解决“卖难”的长效机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