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幸福河湖】北京:聚力河长制推进全民治水 河湖水环境持续向好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强化铁腕治水,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河长制落地见效。通过开展三个“治污三年行动方案”、黑臭水体治理、河湖“清四乱”、“双清”行动等等工作,河流环境治理与保护多策齐下,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显著。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终点—北京市团城湖。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摄
凉水河清起来
鱼跃鹭鸣,早已成功摘掉“臭水河”帽子的凉水河经开区段,不仅生物物种增加了几十种,而且随着凉水河滨河公园的建成,成为亦庄新城居民的亲水河,是广大职工群众休憩娱乐的场所,并于近日成功入选首批17个国家级河湖示范段,成为北京市唯一一条全国河湖示范段。
流经7个区、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695平方公里的凉水河是北京南城地区最大的排水“动脉”,担负着北京城市防洪体系“西蓄、东排、南北分洪”中南护城河的分洪任务,同时,也是一条多年用于排污的河道,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水直排入河,导致凉水河曾遭受严重污染,又脏又臭。
从2013年开始,凉水河打起了“翻身仗”,通过铺设截污管线、封堵排污口等措施实施系统治理,沿线取得良好成效。
在河道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据相关规划,采取“因地制宜,保证行洪,确保安全,兼顾景观”的原则,在保证防洪排涝的基础上实现凉水河由工程型水利向资源型水利和生态型水利的转变,将生态修复、新能源及人工湿地等新技术都计划运用到项目的全过程,并力求经济合理、高效节能、节省日常运行费用,方便维护管理,谋求城市发展中应当充分考量多重利益相关方诉求,将其对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创造社会、经济和环境三重效益的新格局。同时,治理工程为北京市11个万亩滨河森林公园项目之一,利用市级资金,完成了包括河道治理、景观绿化、巡河路道路、水质净化、照明和配电等项目,建成了全市首条慢行绿道。
如今,曾经的臭水河变成了水鸟乐园,大批野鸭、白鹭等鸟类栖息,河道内也出现了鱼虾。凭借良好的生态景观,凉水河亦庄经济开发区段成为全国河湖管理及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样板间”。
亮马河靓起来
近年来,朝阳区以落实市总河长令为契机,开展“清河行动”“清四乱”专项行动,聚焦污水直排、垃圾倾倒等水环境重点问题,通过河长主导,因河施策,统筹推动问题解决。
2019年朝阳区启动亮马河四环以上段景观廊道建设工程,以水为魂,以绿为底,以光为韵,充分发挥沿线企业积极性,利用商业资源,建设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打造滨水步行街,成为城市“新地标”。总面积80万平方米的景观廊道,承载着文化、娱乐、生态等多种功能,为沿线的居民和企业带来了水绿相融的美景,为商圈增添了人气和活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维共赢。今年8月份亮相以来,已吸引众多市民前去“打卡”游览。
“我们主要实施了水利水生态、景观绿化和夜景照明建设等多项工程,使河流两岸形成‘建筑-绿地-水’的无缝衔接。”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的治水原则,河道两侧退地还河,恢复滨水地带,总体设计采取宜弯则弯、宽窄结合的方式,避免线型直线化。
“我们在建设之初便认识到,河道环境与沿线社会单位密切相关,因此这次景观再造和提升中,我们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亮马河特殊的区位特点和沿线业态分布,朝阳区政府将以往“政府一家治河,单打独斗”的旧局面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新模式。
据介绍,朝阳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开展“ 清河行动”“ 清四乱”专项行动,解决污水直排、垃圾倾倒等水环境重点问题,通过溯源治污、排水口治理、污水管网建设等措施,陆续完成黑臭水体、乡管沟渠、小微水体综合整治,打造萧太后河、亮马河、坝河等水系特色景观项目,下大力气 提高以群众获得感为导向的水生态空间品质。逐渐创新形成“六共”( 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治理经验,树立了“朝阳群众小河长”品牌项目,区域河湖环境实现从水污染治理向水环境改善的历史性转变。
时下,北京城乡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广大人民群众正逐步感受到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杨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