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指尖城市】记者手记:城市的下一站 应当通往幸福
“2020·指尖城市”主题采访活动结束,记者跟随采访团先后在杭州、嘉兴、芜湖、合肥、天津五市领略了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本文记述记者此行印象较为深刻的体会。
评价一个城市,看它怎样对待有特殊需求的群体。
老年人、儿童、孕妇、残疾人、不识字的人、生病的人、腿脚不便的人、不想开通移动支付的人……可以说,作为城市居民,不论是谁,都有可能对公共服务“有特殊需求”。即使现在没有,今后也很有可能有。
一个城市的文明、安全、开放、友好、便利最能体现在什么地方?
不是数据库有多么大而全,也不是用上了多新的技术,更不是政务中心的电子屏有多么气派。
而是有没有为与城市相关的人群提供安全便捷、相对平等、不断完善、有反馈机制的公共服务。
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气度,在于如何平衡追求高效与确保兜底、发展趋势与行为惯性、近期成果与远景目标之间的关系。
期待智慧城市的建设能真正改善削弱群众“获得感”的痼疾。
城市生活中,哪些问题在削弱群众的“获得感”?
交通堵、环境差、办事难、看病难、秩序乱……可喜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很多问题有望得到改善和解决。
杭州的交通治理、乌镇的一物一码、芜湖的政务网门户办件、合肥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天津的阳光政务,都提供了相当可借鉴的“样板”。
可以说,这也是一次城市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公共服务的水平越高,才能对人才和资金形成更大的吸引力。生活居住环境、营商环境、就业环境等的改善,都依赖于此。城市治理的成绩单,是可以由人才和资金用脚投票投出来的。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当技术不遗余力为实现这个目标发挥作用的时候,城市的崭新面貌将在不远的将来显现。(韩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