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的“真材实料”是怎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 闫立良 李 正
对于一些处在高科技赛道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会将其估值称作“市梦率”,以调侃他们实际业绩往往不尽人意。但也有一些公司,不仅行业前景值得期待,营收、净利等主要财务指标也较为亮眼。例如,主营高端计算机、存储产品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的中科曙光,就是这样一家低调而有内涵的A股公司。
数据显示,中科曙光2015年到2019年连续5年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归母净利润5年复合增长率达38%。最新披露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3.24亿元,同比增长29.79%。
“中科曙光是一家有‘真材实料’的企业。我们始终秉持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的精神,正是20年来对主业的坚守与创新,才缔造出公司的硬产品、硬科技、硬实力。”中科曙光董秘、高级副总裁徐文超近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说,公司推出的服务器产品和存储产品在2019年圆满完成70周年国庆直播保障任务,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七大类产品之间已形成协同效应,正在为BAT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公共事业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支持。
围绕服务器主业
做强产业链
从20年前创办至今,中科曙光在坚持深耕服务器领域的同时,发展衍生出了包括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和自主软件在内的系列产品。
“中科曙光的高端服务器和云计算产品已经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不仅赢得了BAT等头部互联网企业、公共事业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客户的信赖,也成为公司目前主要的盈利来源。”徐文超说。
说到中科曙光的服务器等产品,徐文超讲起发生在去年的一件事。2019年国庆期间,央视国际对国庆阅兵活动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化直播,当时承担直播过程数据处理和存储工作的就有中科曙光的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同时满足多角度现场取景的高清视频录制迸发出的海量数据处理和存储工作,还要将数据进行实时转换、分发。
徐文超介绍,像在国庆阅兵中用的曙光存储设备,是计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曙光单一存储设备规模已超200PB,这个数据量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所有数据总和,而这样的存储设备还可以稳定支撑超一万个计算节点同时访问,对服务器产品的可靠性运行需求程度相当高。曙光存储服务器稳定性指标当前可以达到99.999%,通过连续3万小时运行无宕测试。
不仅是实况转播,中科曙光的服务器产品,还承担了很多后台数据处理业务。“比如支付宝,我们买个煎饼,扫码支付触发交易的时候,其实是后台在计算,把这些数据转化成机器能明白的指令,而数据处理工作需要由像曙光服务器这样的设备支持来完成,很多金融机构和银行,从很多年前就开始在核心业务场景使用中科曙光服务器设备。”徐文超称。
“中科曙光这几年一直专注的就是围绕硬件产品的技术拓展。对于服务器企业,低毛利、行业竞争激烈是面临的经营难题。”徐文超表示,为破解行业经营难的局面,2009年以来中科曙光重点发展了云计算业务,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云计算企业。现在,公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布局了50多个云计算中心。
关于云计算业务,徐文超介绍说,由中科曙光打造的全国第一家政务云计算中心,于2009年12月28日在成都建成并启动。云计算业务主要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结合曙光的业务,我们一方面是大型云计算中心的设备供应商,另一方面也是云计算业务的服务供应商,云服务成为公司在硬件产品之外的一个增量。截至目前,中科曙光已经给多个地方建设了城市云并提供相应服务,实现了对当地智慧城市各项业务的良好支撑,推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最新的IDC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全国云计算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亿元,所以,作为中科曙光未来的一块重要增量,云计算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爆发点。”徐文超进一步表示,除了云计算和大数据这两部分以外,公司目前还将IO模块及其相对应的软件层作为新的发力点,也是公司新一期募资的研发产品方向,是基于公司的“硬件产品”进行的产业链延伸。
技术创新
紧跟世界发展潮流
得益于20年如一日的坚持服务器产品研发,中科曙光赢得了很多世界级的殊荣。10年前,液冷技术首次被提出。经过10年的潜心研发,服务器刀片浸没式液冷技术被中科曙光一举突破。凭借这项技术突破,公司在CISE2020中国国际智慧节能博览会上,拿到了科技创新企业奖。
提到公司首创的世界领先的服务器主板浸没液冷技术,徐文超十分自豪:“创办20年来,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时间节点是2016年,首批液冷服务器完成量产并投入使用,成为行业内的技术引领。”
据徐文超介绍,目前我国IDC的能源效率指标PUE(数据中心总能耗/IT设备能耗,其中数据中心总能耗包括IT设备能耗和制冷、配电等系统的能耗,其值越接近1,能效水平越好)平均值大概在1.4左右,而曙光的液冷技术可以将IDC的PUE极限值降到1.04。
徐文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全国的IDC数据中心都采用这种技术,大概一年可以节电400亿度,相当于三峡大坝年发电量的38.8%,所以这个技术对于中国服务器产业来说,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性意义的技术。
其实,中科曙光值得骄傲的远不止液冷技术。
多年以来,中科曙光持续向服务器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服务器整机涉及的零件数量十分庞大,仅主板上的部件就有上百个,除了服务器部件之外,还有上层软件、各种应用等等。徐文超表示,构建服务器生态一直是中科曙光的努力方向。去年,由国家发改委批准成立了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中科曙光是唯一一个围绕着计算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中科曙光建设这个创新中心,最主要的就是希望把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的拓展、打通。
对于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国产化问题,徐文超认为,目前中国的信息产业仍需要一段时间的技术积累。原本在全球化一体化的供应链条件下,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但是现在全球产业链出现了一些问题,就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行弥补和修复。这些部件的生产技术和产能追赶上以后,实现产业链全国产化是没有问题的。
借力资本市场平台
强大自己 回报股东
中科曙光近日完成了募资近48亿元的定增,其募投项目为:基于国产芯片高端计算机研发及扩产项目,高端计算机IO模块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端计算机内置主动管控固件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徐文超认为,公司此次定增募资金额较大,募投项目为面向国产服务器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构建“整机系统、软件生态、应用服务”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是公司战略发力信息技术创新领域的关键一步。这是未来中国的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未来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除了合理使用再融资工具进行募资助力公司发展外,在公司成立20年的时间里,中科曙光也积极在自身产业链中进行布局并进行企业孵化。
徐文超表示,中科曙光是中国科学院产业创新联盟的理事长单位,使命就是培育和孵化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公司参股的中科星图前段时间登陆了科创板。未来在中科曙光的诸多业务当中,还会陆陆续续培育出一些成熟的业务、子公司,公司也希望能在成熟的阶段,借助市场的力量推动他们上市,通过资本市场的助力,让其拥有更高质量的发展。
“做公司一定要有核心产品,能够形成核心自主能力,这样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徐文超强调。
当然,一个合格的上市企业,不仅会通过资本市场帮助自己做大做强,更会在自身有了一定的实力以后,努力回报投资者。
财报数据显示,近5年,中科曙光每年都坚持进行股东分红,其中现金分红已从2015年的2400万元,逐年递增到2019年的逾9000万元。
“中科曙光对于股东的利益尤为看重,公司始终认为只有立得正才能建得高,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一个公正的公司,不能损害股东的利益。虽然公司成立于20年前,但是从2014年登陆A股市场到今天,是中科曙光发展比较快的几年,这也源于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因此,公司希望能够更多回报股东。”
企业赛道和未来
被机构看好
投资嗅觉敏锐的机构投资者,似乎总是可以快人一步,找出优质的上市标的。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近半年时间内,共有信达证券、西南证券等12家机构给予中科曙光“买入”评级。这些机构都看重了中科曙光的什么呢?
在徐文超看来,可能有三点:一是有“真材实料”,二是业绩稳定增长,三是长期发展前景。
徐文超称,20年来公司进行的技术创新,包括存储、液冷,实际上都是在主业服务器基础之上进行的产业链拓展,公司一直都在主营业务上拓展发展方向,也是公司发展的源源动力。
对中科曙光目前主要发力的服务器产业和云服务产业,受访机构投资者也较为看好。
金鼎资产董事长龙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服务器产业在我国正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未来在大数据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服务器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石,在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方面,其产业链的市场规模将以年15%以上的速度稳定增长,对于数据挖掘、海量存储、数据仓库与智能商务运算方面,其数据方面的管理与控制在未来国家战略上显得更为重要。
“相比美国,我国云计算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依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与国外市场相比依然占比较低,虽然云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云的安全性将会变得更加脆弱。未来如何解决云安全的措施和方案会被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公司所关注,也会涌现出更多的公司共同打造云计算产业,驱动云计算的创新与增长来迎合社会环境的变化。”龙灏说。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服务器、智能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提供的计算力正成为类似水、电的生产生活必需品,未来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这些强大的计算力基础设施支持。
“在‘新基建’产业政策引导下,国内数据中心建设会继续高速发展。2018年国内IDC市场规模1200多亿元,2020年国内ID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0亿元,接近30%的年均增速。”袁华明进一步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计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带动服务器、存储等计算设备商和云计算软件供应商的高速发展。
中科曙光的产品发展脉络,是围绕服务器这一“硬件”主线,衍生开发出可以与之相匹配的“软件”进行增量。正如徐文超所说,将技术过硬的“硬件产品”作为企业自身的看家本领,向其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开发新的架构、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软件”业务,比如云计算产品和大数据计算产品。
“正是由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产品矩阵,我们被称为‘新基建’中的‘基建’。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徐文超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