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用户Y”因何惹怒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和一位抖音短视频用户杠上了!
12月上旬,小鹏汽车发布声明,称近日发现抖音短视频用户(下称“抖音用户Y”)连续发布大量不实信息,并对小鹏汽车的经营情况进行毫无证据的揣测和造谣,严重损害了小鹏汽车的声誉,造成了非常恶劣的舆论影响。对此,小鹏汽车将保留对相关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但小鹏汽车此番声明并没有让“抖音用户Y”停止发声。就在声明发布次日,“抖音用户Y”又发布短视频透露了相关爆料证据,并指出小鹏汽车侵犯了个人肖像权,其将保留对小鹏汽车的法律追究权利。
小鹏怒斥爆料“不属实”
根据简介,“抖音用户Y”常年居住国外,是夏威夷、加州、佛州(佛罗里达州)持牌Broker(经纪人),自己也在买卖(美股)期权。截至目前,“抖音用户Y”拥有粉丝超52万。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抖音用户Y”曾多次发布看空小鹏汽车并看多理想汽车的视频,其认为如果要淘汰,小鹏汽车将会是美股三大造车新势力中第一个出局的企业。
此次,“抖音用户Y”究竟在短视频里说了什么让小鹏汽车如此“震怒”?
时间拨回小鹏汽车发布声明的四个小时前。彼时,“抖音用户Y”发布视频称,有粉丝给其爆料,小鹏汽车把大量的车卖给二手车商,车辆经二手车商上牌后再发给三四线城市或者租车公司。以小鹏G3为例,落地价格看起来是17万元,但二手车商卖出去的价格大概只有11万元。
“抖音用户Y”还表示,小鹏汽车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其股东都在等股票解禁,并大胆猜测小鹏汽车把转手中间商的承包价格算进了运营成本。
上述视频内容迅速引来市场关注,小鹏汽车随后发声斥其造谣。
12月8日,“抖音用户Y”又发布一条短视频证明其并非“凭空捏造”,并公布了粉丝爆料的截图。内容显示,有粉丝称小鹏汽车“根本不是靠卖车赚钱是靠卖股票赚钱”。同时,另有粉丝直言,有朋友给小鹏汽车代理的旗舰店“赔了不少钱”。
此外,“抖音用户Y”还找出了某二手车平台的小鹏G3车源“证实”其所说内容,记者登陆上述二手车平台发现,上面所售二手小鹏G3确实基本都被打上了“准新车”“0过户”“新上”这样的字眼,最高的表显里程也是3万公里,最低的低至0.01万公里,但是在售价方面均比原售价低上不少,如几乎为全新车的表显里程为0.01万公里的小鹏G3 2020款460i悦享版售价13.28 万元,比原价低2.13万元。
记者发现,上述这款车是一辆未上牌车辆,在车牌位置挂着“奇峰名车汇”的标志。有媒体报道,这家售卖小鹏新车的二手车商,是一家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名为“奇峰汽车销售服务”的公司,在与该公司反复沟通下发现,小鹏汽车销售渠道并非只有官方直营或者授权加盟,还存在与第三方销售商合作的情况。
针对“抖音用户Y”发布的新视频,《国际金融报》记者联系了小鹏汽车方面,其称如声明所说,对方信息不属实以及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个人行为可能性更大?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抖音用户Y”所曝小鹏汽车是否大量向二手车商转卖汽车一事的真实性有待商榷。
“很多新能源车企发展初期在消费者基础没打牢时,公司客户会比较多,如租车公司或共享汽车等,但通过二手车商代理来转手卖车不会是主流方式。”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任万付认为,这种方式无论是在财务还是监管层面都过不了关。一方面,若按“抖音用户Y”的说法,卖一辆小鹏G3需要每辆贴6万元,那么以小鹏汽车月销量4000辆的基础计算,其一个月需要贴2.4亿元,这个数值并不小;另一方面,相关监管机构也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不过,任万付并非完全否认公司可能存在通过二手车商代理来转手卖车的行为。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更多可能是个人行为,如区域销售经理为了达成销量目标或者增厚业绩从而采取这种方式,但这种情况下,公司大概率是不知情的。
记者也在上述二手车平台上发现,其销售的小鹏汽车二手车数量还是有限,并非“抖音用户Y”所说的“大量”。
那么,当前“抖音用户Y”所发布的信息是否构成相关证据?是否侵犯了小鹏汽车的名誉权?
对此,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首先须明确的是,我国法律保护法人的名誉权。“根据目前所知的信息并不能够判断‘抖音用户Y’发布的信息是否属实。如果所披露的信息均属于客观事实,未做捏造、虚假加工,不宜认定为属于有侵害商家名誉权或者说商誉的侵权行为。但如果确如小鹏汽车所言是毫无证据的揣测和造谣,那么对于短视频所造成的对公司商誉的影响,小鹏汽车可以追究其责任。”
韩骁补充道,这个责任可以是民事责任,如小鹏汽车可以要求“抖音用户Y”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抖音短视频平台采取相关措施,删除相关视频;如果抖音用户Y确为恶意造谣,小鹏汽车还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酒香不怕巷子深,如果“抖音用户Y”确实发现了部分“二手车商转卖小鹏汽车”的事实,小鹏汽车也应该接受市场对其提供服务的正常评价,韩骁向记者点评道,市场评价因人而异,自然会有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经营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积极评价,更应该在消极评价之中认识自己的缺陷与不做,积极该改正提升服务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