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十四五”从四方面依法依规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2日讯 “监测结果表明,秦岭植被覆盖总体好转、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显著提高,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在2018-2019年达到最优,优良等级面积历史上首次超过96%,说明陕西省依法依规保护好秦岭的绿水青山、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取得明显成效。”1月21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曹磊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曹磊表示,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已经印发,1+6+8+39秦岭区域规划体系即将建立。“十四五”期间,将从四方面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持之以恒有效地保护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依法依规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和《总体规划》,实施好《陕西省秦岭污染防治专项规划》《陕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规划规划》。
持续加大秦岭区域执法检查力度。定期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联合执法,加大对秦岭区域6市“乱排乱放”以及“绿盾”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治的督导检查力度,持续推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紧盯“一废一库一品”等高风险领域,有效防范化解环境风险。
加强秦岭区域自然生态保护监管。应用好“三线一单”成果,为各地优化经济发展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指南。加快建设生态红线监管平台,充分运用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强化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完成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有序推进秦岭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
强化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持续开展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与评估,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建议。积极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和监管平台,做好有关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在我省的履约和生物安全工作。加强生物遗传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