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盖伦 通讯员陈胜伟 钱晓虎)冰冻、大风、雨雪……连日来,浙江各地迎来了新一轮降温寒潮。随着温度的变化,浙江农林大学也收到了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信息。浙江农林大学第一时间组织科技特派员赶赴衢江、开化、龙游、莲都、遂昌等地,指导农民、农业企业、合作社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在开化县等地,严少君、徐建伟等科技特派员为当地百草园的植物养护和防冻技术,以及后期的乡村旅游规划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衢州市衢江区,白岩、王彬、王洋等科技特派员,组团前往云溪乡柑橘种植基地和太真乡林下中药材基地,指导农户采取紧急防冻措施。

在丽水莲都区等地,科技特派员斯金平、朱玉球前往铁皮石斛栽培基地和黄精种植基地,教授农户冬季管理技术,针对相关基地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

在湖州市安吉县等地,针对部分地区下雪可能对竹林产生的影响,专家们深入竹林,将技术资料亲手交到竹农手中,并现场指导竹农做好抗灾工作。

在很多农场养殖场,也能看到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的身影。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王翀教授带领团队,在浙江临安多家畜牧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并带去了畜禽抗寒防冻技术。王翀提醒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在寒冷冬季要防止动物吃霜冻或者发霉的饲料,最好将饮水加热到15℃—20℃,可有效降低动物的冷应激。

针对寒潮期间畜禽养殖,浙江农林大学的专家们还建议,养猪场应该注意保暖和通风相结合,室内温度控制在15℃以上,同时定时通风,防止畜禽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养鸡场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加挂草帘、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发挥科技优势助力农业生产是我们的责任。在寒潮冰雪面前,我们高校的科研人员特别是科技特派员,有义务利用科研成果助力农业生产,真正把论文写在防寒抗冻保生产的大地上,这也是社会赋予高校科研人员的职责。”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刘兴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