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淳艺

在许多消费者看来,坐出租车可能遭遇司机故意绕路,让消费者多掏钱,网约车的路线是事先规划好的,后台系统自动计费,不会多扣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从上海市消保委做的比较试验来看,超半数订单多算公里数,近四成订单多算了时间,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2020年,上海市消保委受理网约车相关消费投诉共计586件,其中1/4涉及计费纠纷。不过,即使感到网约车计费不准,与预估或者经验存在偏差,由于无法提供确凿证据,消费者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维权。对于消费者个体而言,单笔订单计费不准的经济损失或许并不明显,但每天网约车订单体量庞大,“积沙成塔”,消费者群体的损失可不是个小数目。

与传统出租车使用计价器进行结算不同,目前,网约车平台公司基本采取“前端采集信息,后台计算费用”的方式。平台实时接收网约车司机客户端的定位、轨迹和计时信息,通过合适的算法计算出实际行驶里程和所用时间,然后按照收费规则计算出费用。由于平台计算得到的里程、时间量值直接用于网约车的贸易结算,该里程、时间的准确与否就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

《计量法》第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此前,由于用于贸易结算,涉及公平交易,出租车计价器早已被纳入国家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定期进行专业计量检定,以确保计价准确。网约车作为新生事物,虽然也涉及到贸易结算,但其计费系统尚未被纳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

2016年,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公布确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计程计价方式。同年11月,原质检总局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计程计时技术要求(试行)》,根据要求,网约车计程误差为-4%~+1%,计时误差为≤1.5s。在上海市此次比较试验中,计程正偏差最大的高达18.6%。同时,计时误差范围在-57s~58s之间,由于多数网约车平台用于费用结算的时长单位均为分钟,导致消费者很可能被多收“一分钟”的费用。

网约车近年来蓬勃兴起,据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2019年11月发布的《中国网约车安全发展研究报告》,国内每3个打车人中,至少有1人使用网约车,获得城市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已超过140家。无论从规范网约车健康发展的角度,还是基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考量,都有必要将网约车计费系统纳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范围,保障贸易结算计量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