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来风,并非无因,科技巨头们的造车“传闻”被一一印证。去年底阿里巴巴与上汽联合造起了高端电动车,今年初百度与吉利合作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亲自下场造车……近期曝出的小米造车,虽“尚未立项”,但却承认“一直就电动汽车行业态势进行评估及研究”。远在海外的苹果、亚马逊等造车项目也正积极推进当中。毋庸置疑,科技公司牵手传统车企,是这一轮的造车看点。那么,这种“牵手”,将为汽车行业带来什么变化?

科技公司与汽车频组“CP”

他们才是造车“新新势力”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智能造车时代加速来临,科技公司等正以各种方式切入赛道。近半年来,科技公司与车企的多个CP先后组成:“滴滴+比亚迪”“百度+吉利”“华为+长安+宁德时代”“阿里+上汽”“小鹏+德赛西威+英伟达”“富士康+拜腾”“高通+长城”……为新造车市场营造了高热氛围。而且,BAT等科技巨头也不满足于只争夺车联网流量入口,从“供应商”的角色正式走到台前,进入到联合造整车阶段。就连苹果年前也尝试向现代汽车抛“绣球”,提议双方分工合作生产电动汽车。

“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的小米,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但雷军对汽车领域提前布局是不争的事实。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早于2013年便已启动,目前小米汽车的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6%。此外,小米涉猎汽车圈也有一定积累,与比亚迪、小鹏、蔚来、一汽轿车等多家车企都在智能汽车技术开发等方面展开了深度合作。

对于“一直关注”“持续评估及研究”的小米等科技公司来说,如今缺的是合适时机。汽车业人士表示,小米的产业链资源不够完善,肯定需要与主机厂合作来提升,这是很多准备入局的科技公司在衡量成本的和风险之后共同的需求。这意味着汽车行业的有趣趋势:在科技巨头与传统车企的组合当中,传统车企逐渐成为了最佳“代工”?

车企之意不甘“代工”

而在获得新商机

乔布斯说,“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应该自己制造硬件。”从特斯拉开始,传统造车逻辑已被颠覆。软件定义汽车,让智能驾驶渗透率和智能驾驶能力的提高将成为趋势,传统主机厂已难只用工厂、流水线、造车资质来“称霸”智能汽车时代。与此同时,科技公司要想快速实现造车,唯有“借力”传统车企。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科技公司没有现成造车能力,重新搭建造车平台耗时耗力。因此科技公司入场造车,最快最安全的方式是联合传统车厂一起做。

站在汽车行业的角度看,并不甘于只做“代工厂”。记者留意到,之前蔚来、小鹏等与江淮、海马是“纯代工”造车,如今百度找吉利合作,虽然最基本一个需求就是代工,但双方合作内容明显更深入。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杨学良是这么解释的:“吉利一定程度上是为百度代工,但不简简单单是制造……其实是一个工程技术的支持概念。”这反映,当前强势的主机厂并不会只做毫无话语权的“代工厂”。阿里、百度等科技企业与传统主机厂的绑定,除了整合生产线和产业链资源外,还在智能研发、生态圈方面有深入合作。科技巨头负责软件和智能驾驶层面的研发,传统车企则在整车制造、供应链、质量品控等方面给予专业支持。

与造车新势力、科技巨头合作绑定同时进行“代工”,传统车企并不被动,不仅可以盘活闲置产能,并获得代工合作收益和获得新商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部分车企产能利用率在60%~80%之间。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淘汰落后产能是大势所趋,而过剩产能的消耗,代工就是出口之一。崔东树表示,让研发等前端工作与生产制造实现分工合作,对行业是利好。当汽车作为下一个最具前景的智能终端设备,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主机厂做“代工”。

科技企业之意不在车

而在抢占下一代互联网话语权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特斯拉虽然一骑绝尘,但中国的蔚来、理想、小鹏也各有一席之地,这都让阿里、百度等落定信心入局。

“造车不是特别赚钱的生意。”中信证券汽车行业研究部的分析师李先生告诉记者,但“所有人都在争取流量变现。”他认为,汽车是一个载体,当智能网联技术重塑产业链时,造车利润就有更多想象空间。对科技公司与传统主机厂的联合造车,投资者抱有很高期待。彼时造车传闻一出,小米集团股价涨超6%;百度造车消息发布当天,股价上涨超15%。

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最佳入局时机,或许“只争朝夕”。去年,十一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这意味着,留给科技公司做出造车决策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已经入场的,更着急在赛道上起跑。近日李彦宏更透露,百度或将在三年内推出量产车型。

“自动驾驶的竞争,其实焦点就是数据之争。”一位百度员工告诉记者,百度这样的科技公司有必要造车,因为智能电动车是人工智能应用最重要的领域,“没有之一。”这是争夺下一代互联网战略制高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