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建筑业获得较好发展的态势下,国家提出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节能战略。在这一大背景指引下,建筑工业化逐步深入到我国的建筑体系中,并逐渐开始发挥效益。随着国家政策加码、试点示范项目数量增多、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等因素,使得建筑工业化进入全面加速发展期。但是当前,不论是设计、施工还是生产、安装等各环节都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在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的建筑工业化应用领域,甚至出现“抢人”大战。因此,建筑工业化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打造优质的人才队伍为核心。

2020年5月15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直属单位工程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正式启动。据悉,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人才服务考核评价中心与上海市建设协会主办的2020年工程系列“建筑工业化学科——装配式建筑”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工作宣贯会于6月5日成功召开。

宣贯会上指出,建筑工业化应用技术是助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建筑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建筑工业化的发展除了依靠先进技术,也需要大量装配式技术人才,以及从事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和管理等环节的从业人员。本次宣贯会的开展旨在推动建筑工业化应用装配式技术人才培育目标,加强人才培育力度,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挖掘能力突出、高水平的精英骨干,确保建筑行业人才梯队稳定建设,在土建施工执行中评委分类下,建筑工业化学科组诞生,下设“装配式设计与咨询”及“装配式制备与施工”两个专业,涵盖了装配式建筑设计、深化、咨询、构件制备、施工等相关专业,经学科组审核、面试答辩、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共有近50人获得上海市首批装配式建筑中级职称任职资格,通过率近80%。“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探索建筑工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耕建筑工业化市场,健全有利于人才选拔、培养、管理、使用、考核的工作机制,从多元化、立体的角度上持续发力,激发和增强建筑工业化应用技术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建筑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建筑模式的改变和改进势在必行。为响应国家号召、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各大高校相继开设“建筑工业化”专业学科,从而将建筑工业化推向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据悉,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学科门类齐全,以建设土木工程一流学科为目标,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学科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瞄准土木工程的国际前沿研究方向,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培育掌握固废物资源再利用、绿色建材与清洁高效能源、装配式技术与BIM信息化等应用技术的复合型建筑人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开展,建筑工业化海外市场迎来了巨大的机遇。“新冠肺炎”肆虐的背景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短短一两个星期10天内拔地而起,建筑工业化所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可。建筑工业化是一种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它的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具有标准化、规模效应等生产特点,凭借显著优势,建筑工业化成为国内外建筑领域的发展热点,近年来得到国家的大力推广。

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一、要大力培养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人才,壮大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队伍,加强新型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鼓励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二、培育技能型产业工人。深化建筑用工制度改革,完善建筑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评价体系,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衔接。打通建筑工人职业化发展道路,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产业工人队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就要改变传统的粗犷式建造方式,实现建筑构件生产工厂化、施工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信息化。根据国家建筑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未来10年对建筑工业化新型人才的需求将十分迫切,为适应企业对新型工业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认证中心”)联合北京中培国育人才测评技术中心,共同组织实施建筑工业化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等级考试工作。培育紧紧围绕和贯穿“产教融合、助推发展”这条中心主线,进一步明确人才定位、调整培育方向、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探索人才内涵建设之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目标,立足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培育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优质人才,加快推进工程建造技术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应用水平。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建研院”)成立于1953年,原隶属于建设部,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部分建筑工程技术标准的归口单位。

2006年,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认证机构批准书》。认证中心作为中国建研院开展认证工作的实体,依托在院已有的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国家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供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十余个国家(部)级中心的资源支持下,对外开展认证业务。

据了解,建筑工业化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培育划分为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技术、预制构件制造应用技术、工业化装修应用技术等五个方向。随着计算领域的发展和大数据的普及,我国建筑业的建筑生产方式由人力消耗大、生产率低等特色逐步向节能、高效的新型工业化方向逐步发展。BIM、装配式建筑等技术的应用,是促进我国建筑业走向工业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以信息化为技术核心,通过数控工业机械生产为主,同时以工业化反馈提升信息及控制技术,是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使用少、经济效益高的工业化生产模式,这是建筑工业化的内在优势。以新技术为手段,创新完善出建筑领域的转型升级,关键环节在于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人才是效益的新动能,在技术和制度的相互作用下,以人才建设作为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内生动力,大力培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建筑行业发展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建筑工业化领域发展。

目前,我国逐步加大了对建筑工业化领域的投资和扶植力度,将建筑工业化人才培育划分为重点方向。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得深入推进,所具备的优势逐步显现,同时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逐年扩大。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用工需求量的增大,导致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已出现严重不足。建筑工业化应用专业技术人才已经成为现阶段建筑业发展的“刚需”。大力培育掌握核心技术的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应用人才,建立装配式专业队伍资源库,满足建筑业发展核心需求,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专业化水平。在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下,建筑工业化专业技术人才必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