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2G时代跟随,3G时代挑战,4G时代同步。由于华为基于客户需求创新了分布式基站、SingleRAN等,我们赶上来了,并实现了差异化和领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今日表示,在企业成长的任何时期,不管是追赶者、挑战者还是领先者,都需要基于客户需求的持续创新,在产业发展的任何阶段,也都需要创新驱动。

徐直军在今日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上作出上述阐述。浦江创新论坛由科技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创新,为了人类美好生活”,于2021年5月31日-6月4日在上海召开。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徐直军在“华为创新实践与启示”的主题发言中回顾了华为30多年来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历程,分享华为创新实践过程中的九点启示,即创新无处不在、愿景驱动、早决策、敢投入、多路径、关键突破、全球广泛合作、产业政策及时、全球产业链同步、创新永无止境。

“只有创新,才能追的上、追的快、超的过,超的快,超的远。”徐直军指出,越靠近研究阶段,越需要愿景驱动的创新,越靠近产品阶段,更多基于客户需求驱动的创新。

华为的5G创新就是从愿景驱动开始的。2013年,华为提出5G要实现比4G提升1000倍的网络容量、要能够联接1000亿的物联网设备、提供10Gbps的用户速率,和极低时延。从今天看, 这些愿景正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正是由于那时候对未来的憧憬,和开创未来的勇气,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国很多产业正在升级,相信只要敢于憧憬未来,就一定能开创未来。”徐直军说。

回顾历史来看,华为在2009年决策成立了通信技术实验室,开启了5G的早期研究。那一年,全球首个4G商用网络年底在挪威和瑞典刚刚同时启用,中国的4G牌照还没有发放(中国的4G牌照于2013年12月发放)。2013年,华为决定进一步加强5G的研究投入,宣布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投资6亿美元。到2019年全球首个5G商用网络开通,华为已经走过10年路程。

“5G创新是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现在回顾,研究的资金需求没有想象的大,事实上计划中的6亿美金投资,最终没有全部用完。而且我发现越早投入,可能累计投入更少。”徐直军说。值得一提的是,在5G商用前的两年即2017年,华为已开启了6G的研究。

“从2G,3G,4G到5G,每一代移动通信都开创了自己的时代,这背后是一系列基础研究发现和关键技术突破。因为这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被一次次扩大。”徐直军指出,5G发展到今天,是全球政府、产业界、高校、研究机构等各方广泛合作创新与努力的成果。

因此,华为始终坚持全球开放合作,在5G研究合作方面,与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教授孵化了300多个合作研究项目。在跨行业合作方面,参与和联合推动多个跨行业组织,包括5G应用产业方阵,5G汽车联盟,5G工业互联及自动化联盟,5G切片联盟,5G确定性网络产业联盟等。

“特别要提到我国工信部支持下成立的5G应用产业方阵,目前已成长为现阶段中国最有力的5G应用创新推动组织,大量创新的5G应用正在加速出现。”徐直军说。

对于5G而言,频谱和牌照政策是产业政策的重中之重。在5G标准之初,业界曾就5G用中频还是毫米波部署进行了大量的讨论。2017年12月,5G首个标准发布,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界的中频5G解决方案趋向成熟,对频谱和技术的认识更加彻底,中频连续大带宽频谱是5G网络的基础保障,毫米波频谱部署5G条件尚不成熟。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工信部及时发布了5G频谱政策、发放了5G牌照,选择中频作为5G频谱,并划定了620M频谱资源。而美国则选择毫米波作为5G频谱。

到今天为止,全球已经有68个国家的162个运营商进行了5G商用部署,其中90%的国家选择了中频频段部署。同时,只有不到5个国家选择了毫米波,且至今不具备条件进行规模部署。

“现在回头看,中国工信部及时和正确的产业政策,对中国5G今天的全球领先、产业化,至关重要。”徐直军指出,中国5G在工信部、科技部组织下,是以规模商用为目标来创新,构成规模商用的每一个要素都有高校、研发机构和企业来承担,并通过试验网来验证各要素进展情况,使得5G得以快速投入规模商用。

在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长河中,5G是一个创新成果,也是一个创新起点。“无论是2G、3G、4G还是5G时代,主旋律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且走过了从客户需求驱动的创新到愿景驱动的创新。”徐直军说,“每个企业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和自身成长的阶段可能不同,但创新都是需要的,创新是无处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