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日前发布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名单,集采品种的价格申报和供应地区确认将于6月23日进行。

业内人士认为,药品集采已逐渐制度化、常态化,对二级市场而言已从外部冲击演变为内生假设,预计对于整体行业影响较小。未来保质控费依然是医药政策的主旋律。可关注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新冠疫苗相关标的;二是零售药店相关标的;三是CRO行业投资标的。

注射剂品种数量大幅上升

本次集中采购包括58个品种,药品使用范围涵盖抗生素、抗肿瘤、消化类、呼吸类、造影剂、肌松和局麻、精神类等多个使用领域,最终产品中选价格将于6月23日后由企业报价决定。值得一提的是,受关注的生物类似药和中成药并未纳入本次集采。

此次集采的主要变化是注射剂品种数量大幅上升。前4次集采以口服剂型为主,而第5次集采中注射剂产品达到29个,占集采品种的50%。另外,此次有3款吸入制剂纳入集采,为复方异丙托溴铵、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国联证券认为,吸入制剂的销售额天花板将下降。

本次集采延续之前的整体规则。采购量方面,各品种各地首年约定采购量按以下规则确定: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1家、2家、3家、4家及以上的,分别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50%、60%、70%和80%。

其中,阿奇霉素注射剂、氟康唑注射剂型、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莫西沙星滴眼剂、替硝唑口服常释剂型、头孢呋辛注射剂、头孢曲松注射剂、头孢他啶注射剂、头孢唑林注射剂型、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型、布地奈德吸入剂,各地首年约定采购量按以下规则确定:全国实际中选企业数为1家、2家、3家、4家及以上的,为首年约定采购量计算基数的40%、50%、60%和70%。

天风证券认为,本次集采延续之前的整体规则,包括首年约定采购量、申报品种资格、入围企业数(最多可入围10家)等均无变化。只在注射剂采购周期上略有变化,前期集采注射剂品种无论几家企业中选,采购周期均为一年;此次集采在采购周期上未再区分注射剂与其他剂型,仅与中选企业数有关:中选1家或2家的采购周期为1年,中选3家的采购周期为2年,中选4家及以上的采购周期为3年。这一变化预计与注射剂品种已逐渐成为集采主力有关,后续规则有望继续延续。

涉及品种竞争格局将被重塑

截至5月7日,本次集采涉及品种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最多的品种是利伐沙班口服常释剂型,有18家企业符合条件。其中,原研厂商拜耳销售额占比100%,集采后国内企业如正大天晴、扬子江、石药集团、信立泰、华海药业等,如果中标都有可能分得市场份额。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在7家以上(包含7家)的有注射用头孢他啶、艾司奥美拉唑注射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多西他赛注射液和帕洛诺司琼注射。其中,艾司奥美拉唑注射剂,Wind医药库数据显示,2020年阿斯利康销售额占比约为46%,正大天晴销售额占比约为27.4%,江苏奥赛康销售额占比约为18.7%;集采后,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中标后都将分得部分市场份额。

涉及企业方面,本次涉及品种较多的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杨子江药业、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恒瑞医药共有8个品种涉及。其中,碘克沙醇注射液、奥沙利铂注射液和多西他赛注射液均是大品种。预计集采后,碘克沙醇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和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受影响较大,其他几个品种因为市场份额较小,集采中标后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关注三大投资机会

国联证券认为,国家级药品集中采购开展了5次,此前4次的药品集采价格平均降幅均在50%左右,且现阶段的集采频率为1年2次,集采对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者的冲击相比以前减弱。药品领域,免疫集采降价的子板块仍然更有投资价值;创新药属于新药序列,不会进入集采;麻醉药品现阶段也不参与集采。建议继续关注免疫集采的创新药板块和麻醉药品板块。

东莞证券认为,参考前4批集采,预计本次集采中标价格平均降幅可能在50%以上,集采后相关品种的竞争格局将被重塑。由于集采趋于常态化,对市场的冲击边际减弱。涉及到大品种、市场份额占比大的公司受冲击较大。从政策导向上看,集采倒逼药企进行创新转型,关注研发能力强、研发管线丰富的创新药龙头及创新药产业链CXO龙头。

长城国瑞证券认为,未来保质控费依然是医药政策的主旋律。其建议关注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新冠疫苗相关标的;二是零售药店相关标的;三是CRO行业投资标的,已披露年报的重点CRO公司订单保持高增长,2021年业绩增长较为确定,行业保持高景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