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2日鸿蒙正式面世以来,鸿蒙概念股就成为A股市场最火热的投资标的之一,各交易软件均推出了鸿蒙概念股和鸿蒙概念指数。虽然选取标准不一,但相关股价走势却如出一辙,那就是上涨,不同的仅是幅度大小。

所谓概念股,一般是依托于某一政策或某一科技现象等,机构或交易软件公司将同类型股票列入选股标的的一种组合。概念股可以看作是题材股的升级版,往往在政策或现象发生时受到资金的热烈追捧。有的聪明资金会提前布局一些股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股市价值发现的功能。

炒概念与概念股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炒概念,就是一些上市公司在机构的配合下,编故事、蹭热点,搞不切实际的跨界并购,抬升股价,吸引不明真相的中小投资者入场埋单。

监管层一直在督导机构和投资者,要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长”指的就是投资者要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保持长期持有的定力和韧劲。“短”就是投资者所讲的“炒股”,包括“炒小、炒差、炒概念”等短期行为,其中“炒概念”类似于击鼓传花,最后介入者的财富将快速蒸发。

投资者进入股市的目的就是获取可观的财产性收入。在这个目标下,投资者专注于概念股的研究,则要对相关政策、行业发展、科技进步等进行相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价值判断。

但在股市里,概念股一不小心就会被别有用心的资金当作炒概念的标的。近年来,在监管层的引导下,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觉醒,不甘于沦为资金炒作的标的。比如,被誉为“最强鸿蒙概念股”的润和软件,6月10日再次发布公告,警示投资者公司股价“可能存在二级市场炒作风险”,并强调“鸿蒙业务量占公司业务总量比重较小”,提示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6月8日,诚迈科技也发布公告,对华为和鸿蒙的业务关联进行了说明,并提示相关风险。

资金对于鸿蒙的追逐无可厚非,因为这毕竟是我国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随着适配鸿蒙系统的产品增多,相信鸿蒙概念股的阵容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时候,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都要打起精神,谨防资金对鸿蒙概念股价值的透支。

总之一句话,鸿蒙概念股可以有,但炒概念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