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创面难愈合被称为“医学谜团”。近日,2021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就颁给从事此项研究的温州医科大学青年科学家黄志锋及其团队,奖励他们在传承与突破中开辟出了皮肤生长因子研究的“新天地”。

生长因子是一种肽类物质,它能让皮肤创面无痕愈合,能让断裂神经自然重合,缺损的器官再度还原,未来或许还能让衰老的生命重返“青春”。

说起温州医科大学这支从事皮肤创面无痕愈合研究的青年团队,还得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扎根温州创业开始。

2004年,北方汉子李校堃在广东暨南大学潜心研究生长因子项目。原温州医学院校长瞿佳四下广州,向李校堃教授团队伸出“橄榄枝”,提供资金、平台、团队支持……满满的诚意,让李校堃决定到温州闯一闯,带领青年团队研发生物创新药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经过拼搏努力,李校堃和团队先后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阐明了FGF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与代谢疾病相关机制,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开发多种促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的新药,广泛应用于烧伤、难愈性溃疡、糖尿病和老年病并发症、重大灾害性创伤、国防战伤救治,在全国5500多家医院服务患者超过6500万人次。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产药物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创新药领域,还存在“卡脖子”的问题。在李校堃院士看来,提高国产创新药研发创新能力的根基,在于培养具有原创意识和能力的药学人才,以及一批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经过15年发展,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从李校堃初到温州时的10来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100%拥有博士学位,60%的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还有20%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其中,国家“杰青”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青”2人,省“杰青”、省“千人计划”等5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团队形成了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该校生物制药专业在2020年全国生物制药专业排名中跃居第二,形成了以“创新药物研发链”为主线,始于医、行于研、导于学、投于产的,医研学产全链贯通、深度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为每名本科学生配备导师进行“一对一”学业指导,导师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参加研究生组会,目的是让他们尽早接触学科前沿,打开科学视野,明确未来方向。

近年来,药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挑战杯”大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近20项,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学院2010届学生陈高帜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在该校就读,在校读博士期间,他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球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论文。

我国药学人才的课程体系一直是以仿制药为核心的培养模式,与国家对创新药的战略需求相去甚远。生物制药专业为新兴专业,全国有100多所开设生物制药专业的高校,也尚无规范化、标准化的课程体系。作为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指委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设计“全国生物制药专业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首次对我国生物制药专业办学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在国内率先将创新药物研发全过程以课程实体形式落实于教学活动中。

创新药物课程群创新过程中,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以细胞生长因子创新生物药作为具体案例,将创新药物研发与转化医学、产业化、临床研究,以及创新药物注册申报等融入课程,建立了创新药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目前已培育出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3门,生物制药系列教材1套(15本)。该系列教材被国内30余所高校采用,总印刷册数近2万册。

“目前我国的药学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不足,医和药基本分家,实验室研究和临床需求、药物生产脱节,需要探索生物制药专业与临床需求、企业研发、生产制造等环节的对接。”李校堃说。

据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林丽介绍,该学院充分利用附属医院资源优势,在医院设立临床药学教研室,将药学与临床医学学科融合,专业教师与附属医院医生组成双聘教学科研团队,围绕生长因子在代谢、心血管、烧创伤、神经疾病等多个临床领域建立了一批学科基地,带领学生一起将临床需求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从而改进了传统药学人才培养与临床脱节、医药分家的不足。这个模式已被国内90多所高校相关专业点借鉴应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